俄乌战场一旦熄火,中国的硬仗才算真正开场,别指望天下太平,一场冲着中国来的全球围

慕蕊看趣事 2025-11-09 15:38:30

俄乌战场一旦熄火,中国的硬仗才算真正开场,别指望天下太平,一场冲着中国来的全球围堵,很快就会拉开序幕。这不是凭空猜测,是美国摆在台面上的计划。 “俄乌要是停火了,中国的麻烦可能才刚开头?”最近不少国际战略分析都在讨论这个话题。有人直言,俄乌战场一旦熄火,美国及其盟友就会把战略重心彻底转向亚太,一场针对中国的全球围堵可能很快拉开序幕。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从美国近期公布的一系列战略文件和行动来看,这种布局其实早就摆在了台面上,只是被俄乌冲突暂时分散了注意力而已。 先看看美国在俄乌冲突期间的“双线操作”。一边是向乌克兰提供大量军事和经济援助,持续拱火冲突;另一边,美国并没有放松对亚太地区的布局。 2024年以来,美国先后强化了与日本、韩国的军事同盟,在日本部署了更多的“宙斯盾”反导系统,还与菲律宾新增了4个军事基地的使用权限。 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已有14个成员国加入,涵盖了半导体、供应链、清洁能源等关键领域,其核心目的就是要在经济上孤立中国。 美国国防部2025年发布的《国防战略报告》更是明确将中国列为“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称“要集中资源应对中国带来的挑战”。 为什么说俄乌停战后围堵会加剧?因为美国及其盟友在欧洲的军事资源将得到释放。过去两年多,美国为了支持乌克兰,向欧洲部署了大量兵力和武器装备,仅在德国、波兰等国的驻军就增加了约5万人。 一旦俄乌停火,这些资源很可能会被调往亚太地区。有美国智库预测,到2026年,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海军舰艇数量将从目前的60艘增加到70艘,空军第五代战机的部署比例也将提高到80%。 同时,美国还会推动北约“亚太化”,今年5月,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就表示“要加强与亚太伙伴的合作”,日本、韩国也已受邀参加北约峰会,这种跨区域的军事联动,无疑是冲着中国来的。 经济领域的围堵可能会更加猛烈。美国已经联合荷兰、日本出台了针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出口管制措施,限制向中国出口先进的芯片制造设备和技术。 俄乌停战后,美国很可能会拉拢更多国家加入这一“芯片联盟”,进一步切断中国获取先进半导体技术的渠道。在供应链方面,美国正在推动“友岸外包”和“近岸外包”,鼓励企业将产业链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区。 2024年,美国对越南的直接投资增长了35%,对印度的投资增长了28%,这些数据背后都有着明显的战略考量。 不过,中国也并非没有应对之策。在军事上,中国近年来加快了现代化建设,福建舰的入列、歼-20隐身战机的批量生产、东风系列导弹的升级,都让中国的国防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有能力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在经济上,中国与东盟、中东、拉美等地区的合作不断深化,2024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达到了7800亿美元,同比增长8.5%,“一带一路”倡议也已有150多个国家参与,这些都为中国突破围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中国还在积极推动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的自主研发,2024年中国芯片自给率已提升至25%,比2022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 国际社会对美国的围堵计划也并非完全认同。不少国家都表示,不会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希望保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印尼总统佐科就曾说过,“东盟国家不想成为大国博弈的棋子”,巴西、南非等金砖国家也多次强调,要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反对单边制裁和贸易保护主义。这种多极化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会稀释美国围堵计划的效果。 俄乌停战后中国是否会面临“灾难”,关键还是看中国自身的应对。美国的围堵计划虽然来势汹汹,但并非无懈可击。 只要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就一定能够突破任何形式的围堵。毕竟,合作共赢是时代的潮流,任何逆潮流而动的行为,最终都不会得逞。 本文官方信源: 美国2025年《国防战略报告》_美国国防部官网 “印太经济框架”成员国名单_美国商务部官网 中国与东盟2024年贸易数据_中国海关总署官网 北约与亚太伙伴合作声明_北约官网

0 阅读:93

猜你喜欢

慕蕊看趣事

慕蕊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