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刷手机看到个帖子说梅州客家队可能想回中甲踢球,我正瘫在沙发里边啃辣条边刷体育新闻,手指油得差点划不动屏幕。 梅州客家队老板据说身家挺厚实的,但留在中超联赛的话得靠地方政府支持才能不亏钱。部分媒体报道中提到,要是回到中甲联赛反而能稳定盈利,所以球队对保级态度似乎不太积极。 这种说法听着有点离谱。职业球队哪有不想往上走的?中甲关注度低得多,转播分成少一大截,赞助商牌子都小一圈。去年中超球队光是联赛分红就每队小一千万,中甲连三分之一都不到。更别说球迷现场看球的热情了梅州那个能坐三万人的体育场,去年中超场均上座率接近两万,要是踢中甲怕是连八千都难。 我查了查最新数据。2026赛季中超商业价值突破50亿,新签的五年转播合同比上一期涨了40%。中甲呢?至今还有球队欠薪,某支北方球队上个月刚因资金问题解散。梅州客家要是真往回走,等于主动放弃顶级联赛的曝光资源。他们青训体系里还藏着几个国青队苗子,踢中甲的话这些孩子可能都要被挖走。 球队老板的商业算盘或许有别的考量。梅州当地橡胶产业这两年不太景气,老板的主业可能确实资金紧张。但足球俱乐部本身就是长期投资,广州队当年亏了十几个亿也没立刻撤资啊。再说梅州客家去年门票收入排中超中游,周边产品在电商平台卖得不错,有款定制球衣半小时抢光。 突然想起昨晚外卖的麻辣香锅咸得发苦,连灌两杯水都没缓过来。球队选择就像这口味,光图短期舒服可能长远要渴死。 要是真降级了,梅州可能失去城市名片。现在各地都在搞体育经济,成都蓉城去年带动周边消费超三亿。梅州刚通高铁没多久,正需要中超这样的流量入口。听说市里面其实准备配套专项扶持资金,但要求球队先承诺加大投入这事卡在细节谈判上半年了。 球员们肯定想踢中超。队长史亮接受采访时说过“中超节奏才能锻炼人”,外援科索维奇这次续约时特意加了降级解约条款。更衣室要是知道管理层这态度,训练质量肯定受影响。最近三轮比赛球队场均跑动距离比赛季初少了五公里,这数据骗不了人。 其实中甲没那么好混。云南玉昆去年投入两个亿冲超失败,武汉三镇当年从中甲升超后立刻加大引援才拿下冠军。梅州客家现有的外援配置在中超属于保级水平,到中甲也不算顶尖,真要降级可能引发主力流失。 体育局应该不会坐视不管。粤港澳大湾区明年要办联合体育论坛,足球是重点展示项目。梅州作为“足球之乡”,这时候放走顶级联赛球队太打脸。估计会在税收优惠、场地租金方面给支持,可能还会协调本地企业签赞助协议。 保级形势确实严峻。现在积分榜上梅州客家落后安全区4分,剩下九场比赛有三个要踢前五名球队。但去年青岛海牛在更绝望的情况下最后五轮抢下11分成功保级,足球场上什么都可能发生。 关键看俱乐部要不要搏一把。夏季转会窗马上开启,要是愿意租借两个即战力外援,保级希望能大增。最近葡萄牙联赛有个前锋转会费才80万欧,薪水也不高,这种机会不抓住可惜了。 球迷心凉了最难办。梅州球迷会曾经众筹给球队买过训练设备,要是知道管理层这态度,估计下次助威横幅都要写“要滚早点滚”。足球说到底还是感情生意,老板可以算经济账,但伤透的心用多少钱都补不回来。 雨下大了才想起阳台运动服还没收,跑过去已经淋得透湿。就像球队现在这状态,再犹豫连抢救的机会都没了。 你们说这球队到底图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