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毒”是现在很时尚的词,这个“毒”包括“内生之毒”和“外来之毒”。“外来之毒”就是指环境中的毒素,包括大气污染、农药残留。“内身之毒”主要是自己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都对人体有不利的影响。在当今社会条件下,“毒”确实已经作为一种病因存在着,全面地说应该是“排毒”、“解毒”、“调和”和“补虚”,这才是正确的治疗和养生,不是仅仅排了毒就能养生的。中国在金元时期有“金元四大家”,其中的张子和是最先主张通过出汗、呕吐,通过泻下的办法来治病的,看起来他的做法有点极端,但是非常有道理,因为排出体内的毒素对治疗非常重要,所谓“以攻为补”就是这个意思,把脏东西排干净了,人体自身的正气就恢复了,相当于进补了。当然,现代和古代不同,单独地用上吐、下泻的办法肯定不行,病人也不干。我的观点是,正常情况下,我们的体内本身就有一个“排毒”、“解毒”体系,如果排出通道有障碍,就会闹病。中医有一个观点,“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什么不通?就是生物管道不通,所以医生也就是一个“管道工”,把管道打通,毒素可以排得出去,身体里没“毒”了,病也就好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医生治病就是要设计一个排毒、解毒的管道,维持人排泄体系的通畅性,如果这个人出汗不畅,大小便不通畅,健康肯定就受到威胁。至于是不是需要排毒,是有明确症象的。体内毒素蓄积的信号1.头晕,头痛,烦躁不安,精神不能集中。2.疲劳乏力,昏昏欲睡。气短,面色无光泽。3.食欲不振、口臭、腹胀、腹痛、便秘、排便费力或不爽快。4.皮肤色素沉着,皮肤干燥,脱发,臭汗,过早衰老。只要有上述几组症状中的1~2个,就说明体内已经有毒蓄积,需要及早治疗调理。我曾经治过的一个病人,是个20多岁的女孩儿,她以为“牛黄解毒片”排毒很好,顾名思义吧,就一直吃这个药,结果吃了三年,吃到最后中毒了。来看病的时候,她的血液里砷的含量大概是正常值的50倍!当时我对她说,你给我写一个详细资料,曾经吃了什么,喝了什么?她写完以后我拿来一看,好家伙!她曾经在一个礼拜中,吃过200片牛黄解毒片!几年下来吃了四万多片。来找我看病的时候,皮肤都发黑,有腹水了,情况很不好。现在的“牛黄解毒”有两种方子,一种是不含雄黄的,一种是含雄黄的,她吃的是含雄黄的,就是含砷的。正常情况下,隔三岔五地服用含有雄黄的应该也没有问题,她错就错在长期服用,即便没雄黄,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都不能这样不停地吃呀。这个孩子后来经过中医药的治疗,主要是解毒方法,用到了绿豆、甘草,治了几年,现在终于没问题了。很多人知道要保持大便通畅,所以喜欢用大黄去泻。大黄也确实是一味很好的中药,但是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自己用的话,难免会过度,比如说单一味大黄用时间长了,会引起继发性的便秘,因为肠道变“懒”了,产生依赖了,物极必反。而且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不是只靠大黄就能解决的,比如脾肾虚导致蠕动无力的便秘,就要辨证治疗,需要用生白术、瓜蒌来帮助排便。白术是补药,这是因为这种便秘是虚性的,是补而通之。还有蜂蜜、香油,也属于能促进肠道蠕动的食物。“生白术”治疗虚性便秘非常有效,以前中国中医科学院有个专门研究脾胃的中医,现在去意大利行医了,我记得她常用治疗便秘的方子很小,就生白术、肉苁蓉、升麻三味药。她每次都嘱咐病人,一定要和药店要“生白术”,否则就没效果了。中医开方子的时候,如果只写“白术”的话,一般是炒的,如果是生的,一定要特别注明“生白术”,药店抓药的时候时候才会给你抓生的。虽然生的和炒的都有健脾作用,但在治疗便秘上却有显著差异。根据我临床观察,人一天大便两次,或者两天大便三次,一天不超过三次,比较适合现代情况。常见的含砷的成药主要是:牛黄解毒丸、牛黄消炎片、六神丸、安宫牛黄丸、至宝丹、梅花点舌丹。
“排毒”是现在很时尚的词,这个“毒”包括“内生之毒”和“外来之毒”。“外来之毒”
灵犀锁所深楼
2025-11-12 03:22:2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