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突然宣布 11月11日,美国搞出了加密圈的大新闻——共和党参议员John Boozman和民主党参议员Cory Booker联手抛出跨党派法案,要把多数加密货币的监管权从SEC转到CFTC,这可是币圈盼星星盼月亮的好事。 这消息一出,全球币圈直接沸腾!国会官网公示的法案草案显示,SEC过去两年起诉了超30家加密机构,像Coinbase、币安都没能幸免,行业被压得喘不过气。 法案核心定调:多数加密货币归为“数字商品”。这意味着比特币、以太坊这类主流币种,再也不用怕被SEC随意认定为“证券”而遭查处。 SEC和CFTC的监管路子完全不同。SEC偏爱事后罚款追责,2021年拜登政府币圈罚款总额达11.6亿美元;CFTC侧重事前立规矩,给创新留足空间。 这不是孤立动作。2025年美联储已两次调整政策:4月撤销银行加密业务特殊审批,8月取消专属监管计划,把加密纳入常规监管框架。 7月国会通过的CLARITY法案,已明确“数字商品”和“数字资产证券”的划分标准。这次新法案,就是要把分类规则落到监管执行上。 最直观的例子,瑞波币和SEC的诉讼打了4年多,核心争议就是“是否属于证券”,公司市值蒸发超80%。新法案若通过,这类长期诉讼或将大幅减少。 但别盲目乐观。原计划感恩节前的审议已推迟到12月,后续还要过全体投票关,目前通过率尚无明确数据。 美国监管从不是“放任”。GENIUS法案要求稳定币必须100%足额储备,每月公开资产明细。新法案大概率会附加类似合规要求,中小平台成本会增加。 对国内投资者来说,这是明确利好。2022年比特币因“合规恐慌”跌超70%(CoinGecko数据),不少人高位被套,今后这类突发性暴跌风险会显著降低。 但要注意,币圈高风险属性没改。就算监管落地,山寨币、空气币仍可能跑路。建议优先选择比特币、以太坊等被划分为“数字商品”的主流币种。 国内投资者还要警惕跨境合规风险。目前我国仍禁止虚拟货币公开交易,就算美国监管明晰,参与境外平台交易仍可能面临资金安全、法律合规等问题。 美国这套组合拳,本质是抢占加密领域主导权。既要留住行业创新力量,又要维护美元在数字货币时代的霸权,这一点从法案文本中能清晰看出。 全球监管都会跟着动。欧盟MiCA法案已落地,新加坡、阿联酋也在完善加密规则,行业合规化是必然趋势。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