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驻澳大利亚大使山上信吾昨天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侮辱日本等同于宣战!日本外务副大臣船越应立即召见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到外务省,并宣布将薛剑总领事作为不受欢迎的人驱逐出境。 2025年11月9日,高市早苗在国会公开宣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甚至暗示日本可能武力介入台海冲突。这一言论迅速点燃舆论,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次日在社交平台转发相关新闻,并直斥“擅自伸过来的肮脏脑袋,只能毫不犹豫地砍掉”。 尽管该推文因举报被删除,但薛剑随后置顶的另一条推文更直接点明要害:日本政客的言论不仅违反《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更无视二战后台湾回归中国的历史事实,是“极其鲁莽的尝试”。 这场交锋迅速升级。日本右翼媒体迅速捕捉到“推特风波”,将薛剑的表态渲染为“对日本的侮辱”。山上信吾的介入并非偶然——作为日本外务省情报分析部门前负责人,他长期被质疑借驻外使节身份收集五眼联盟情报,其政治立场本就偏激。 此次他借机发难,要求驱逐薛剑,本质是试图将中日正常的外交博弈包装成“日本受辱”的叙事,转移国际社会对日本台海挑衅的关注。 日本政客的激烈反应,暴露了其心虚本质。台海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而日本首相公然将台海局势与日本“存亡”绑定,本质是试图突破和平宪法限制,为军事扩张寻找借口。 历史上,日本曾以“东亚解放”为名发动侵略战争,如今却将干涉中国内政包装成“维护国际秩序”,这种颠倒黑白的操作,与二战前军国主义势力的逻辑如出一辙。 更讽刺的是,日本一边在台海问题上煽风点火,一边对自身二战罪行轻描淡写——其教科书中关于侵华战争的内容仅占两页,却将南京大屠杀等暴行称为“东亚民族解放运动”。 中方的回应始终基于事实与法律。薛剑总领事的推文虽措辞强硬,但针对的是日本政客分裂中国的图谋,而非日本民众。 相比之下,日本右翼势力对薛剑推特评论区的围攻更显荒诞:大量账号涌入谩骂威胁,甚至有人以“死亡威胁”为由举报推文,导致账号一度异常。这种“只许自己放火,不许别人点灯”的双重标准,恰恰印证了日本在台海问题上的理亏。 事实上,中方对日本挑衅的反制早有先例。2023年日本执意将核污水排海后,中方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日本政府却倒打一耙,声称中方措施“没有科学依据”。 此次台海风波中,日本外务省务次官船越健裕虽未公开回应驱逐薛剑的要求,但日方此前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强硬态度已表明其立场——2025年5月,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曾紧急约见船越健裕,明确指出钓鱼岛主权归属不容置疑,日方行为侵犯中国领土,中方保留反制权利。 中日关系的症结,在于日本始终未能正视历史教训。从参议员石平因长期散布反华言论被中方冻结财产、禁止入境,到此次驱逐总领事的闹剧,日本政客的每一次挑衅,都在消耗两国间本就脆弱的互信。 而国际社会对此看得清楚: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基于历史、法律、文化和国际关系准则的铁律,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权干涉。 如今,中日关系已站在十字路口。日本若继续在台海问题上试探红线,不仅将重蹈历史覆辙,更可能将自身推向“战时靶场”的危险边缘。 中国捍卫主权的决心坚如磐石,任何分裂中国的图谋都必将失败。而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场外交风波更像一面镜子——它照出了日本政客的虚伪与短视,也照出了中国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与从容。 这场风波会如何收场?日本是否会认清现实停止挑衅?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