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人永远不懂,村子屋顶飘起的那一缕烟,不是什么污染。 那是开饭的信号。 是刻在DNA里的饭香味儿。 那股子柴火燎过大铁锅的味道,是任何高级燃气灶、智能电饭煲都给不了的灵魂。说白了,那叫“锅气”。 米饭是米饭,但柴火烧出来的米饭,锅底会结一层金黄焦香的锅巴,淋点菜汤,那叫一个绝。 炖肉是炖肉,但柴火灶温吞吞咕嘟出来的肉,骨头都酥烂了,香气能飘半个村。 很多人会下意识地觉得,这是不是因为穷?烧不起煤气? 一开始可能是。 但现在,真不是。 你得明白,能在家里盘个灶,从从容容地烧火做饭,这本身就是一种奢侈。 你得先有个院子吧? 你得有个不怕烟熏火燎的厨房吧? 你得有个地方让你捡柴、劈柴、堆柴吧? 这些,是住在鸽子笼里的人,花多少钱也换不来的。 那火,烧的也不仅仅是木头。 是自家地里收完玉米剩下的秆,是院里那棵老核桃树剪下来的枝,是去山里溜达顺手捡回来的松塔。 这里头,有土地的温度,有四季的更替,有不慌不忙的生活节奏。 这不叫落后。 这叫,把日子过出最朴素的烟火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