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上汽集团合资的通用汽车欲将供应链移出中国,只把中国作为其汽车等产品的销售市场!其目标是找到中国以外的替代零部件和原材料 ,最终将供应链完全转移至中国以外的全球其他国家。 这事儿听着挺突然。其实仔细一想,也不是第一次有外企这么干了。手机、电脑行业早就有人悄悄把工厂搬到越南、印度。现在轮到汽车行业,感觉一个时代真的要变了。 通用在中国市场这么多年,和上汽合作得一直不错。突然说要搬走供应链,只把这儿当卖车的地方。这算盘打得响。说白了,就是既要赚中国人的钱,又不想把产业链留在这里。好处它全要,风险一点不想担。 看看现在的国际形势就懂了。某些国家总在鼓吹什么“脱钩断链”。通用这个举动,很难说没有受到这种风向的影响。供应链搬起来可不是小事,费时费力还费钱。没有点外部压力,企业自己哪会这么折腾。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的汽车供应链可不是说替代就能替代的。从电池到电机,从玻璃到座椅,整个体系非常完善。通用要找替代供应商,质量、成本、效率能不能跟上都是问题。2027年这个期限,看着更像是在给供应商施压。 这种来来回回的事见多了。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能理解,但吃相不能太难看。当初靠着中国市场的红利发展起来,现在说走就想走。还把解除供应链关系设最后期限,这做法确实有点伤人。 其实最受影响的还是那些供应商。几千家中小企业突然要面临订单流失。很多厂子可能就指着一两个大客户吃饭。通用这一撤,背后是多少个家庭的生计问题。企业决策不能光看报表,还得讲点情义。 这事也给国内车企提了个醒。供应链自主可控太重要了。不能总依赖别人的技术标准。得有自己的核心零部件体系。不然哪天别人说撤就撤,整个生产都要停摆。 看看特斯拉是怎么做的。人家在上海建厂,供应链本地化程度越来越高。这种深耕市场的态度才值得尊重。通用的做法,感觉更像是在赌气。最后能不能如愿,还真不好说。 说到底,市场是开放的。企业来去自由。但做事要讲究个道义。不能需要市场的时候笑脸相迎,遇到风浪就第一个跑路。这样的企业,就算搬到哪里,都很难赢得尊重。 中国汽车市场早就不是二十年前了。现在国产车越做越好,新能源领域更是领先。通用要是真把供应链搬走,说不定反而给国产供应链腾出了空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这件事最让人感慨的是。商场如战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企业可以权衡利弊,但一个国家的发展终究要靠自己。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比什么都重要。 MCN双量进阶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