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顶尖的F-35隐形战机,和“死神”无人机(MQ-9)一起,浩浩荡荡飞到了委内瑞拉的家门口。 它们宣称的任务是——“禁毒”。 杀鸡用牛刀已经不够形容了,这简直是动用星际舰队去处理一场街头斗殴。当F-35都开始“兼职”抓毒贩了,我们是不是该为这份“高配”的正义鼓鼓掌? 美国“南方司令部”高调宣布,这是“加强型反毒品行动”的一部分。他们甚至已经用无人机“定点清除”了据称载有毒品的船只,宣称击毙了十余名“毒贩”。理由冠冕堂皇:打击“跨国犯罪组织”,保护美国本土安全。 可问题是——这事真有那么简单吗? 委内瑞拉国防部长帕德里诺的回应是“挑衅”和“军事骚扰”。这并不奇怪。在这个时代,大国博弈已经不屑于“师出无名”了,而是热衷于“师出‘巧’名”。 “禁毒”,就是那块最方便、最占据道德高地的遮羞布。它完美地将军事威慑包装成了一场“正义折扣”下的执法行动。我们这个时代,看重的不是事实,而是“叙事”。用F-35打毒贩,就是一场耗资巨大的“叙事构建”,一场演给全世界看的“体面幻觉”。 你以为是军事新闻,其实是心理战的剧本。 这就像社会学家爱说的“话语权固化”。当你拥有定义“威胁”的权力时,你就可以随意调配你的“正义”工具。F-35的引擎轰鸣,与其说是为了那几艘破船上的可卡因,不如说是为了确保“后院”的绝对安静。这是一种“被忽视的代价”的提前支付——警告所有人,谁才是这里的秩序定义者。 这场秀,美国“南方司令部”演得投入,委内瑞拉看得扎心。我们这些看客,在“全民狂欢”中消费着地缘政治的刺激,却很容易“系统性遗忘”一件事: 当最先进的隐形战机被用来“反走私”时,它真正想隐藏的,恰恰是它赤裸裸的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