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上个月回老家,我才发现我以前对“县城”的理解,错得有多离谱。 工作日晚上十点,县城那条最有名的夜宵街,居然要排队等位。满大街都是人,那阵仗,我差点以为自己没出差,还在哪个一线城市的商圈里。 我就纳闷了。 不是说年轻人都走光了吗?不是说小地方没啥活力吗? 那眼前这帮人是谁?吃顿烧烤小龙虾,几百块钱眼都不眨,这消费能力哪来的?靠县城那三四千的工资?鬼才信。 后来我琢磨过味儿来了。 县城的经济,压根儿就不是靠留在本地的人撑起来的。 你看到的那些悠闲消费的大爷大妈、嫂子弟媳,他们的钱,是他们那些在北上广深拼死拼活的儿子、女儿、老公给的。 咱们这些在大城市里卷生卷死的人,才是老家消费的“发动机”。 我们用996换来的工资,通过一根看不见的“管道”,哗哗地流回老家,变成了夜宵摊上的烟火气,变成了麻将桌上的欢声笑语,变成了他们“慢生活”的底气。 说白了,县城就是一个巨大的“家”。 我们这些在外的人负责输血,家里的人负责把生活过得热气腾腾。 想到这,突然觉得,自己在大城市里吃的那些苦,好像……也值了。
好家伙,上个月回老家,我才发现我以前对“县城”的理解,错得有多离谱。 工作日晚上
千万野心
2025-11-14 05:02:04
0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