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衰落的速度,可能比我们大家预想的来得更快。悲剧的是,习惯了养尊处优的西欧人无

凭栏观望史 2025-11-14 09:27:32

欧洲衰落的速度,可能比我们大家预想的来得更快。悲剧的是,习惯了养尊处优的西欧人无法承受这种下行带来的福利下降和收入下降。当下降达到20%的临界点时,一切都会走向失控。   如今巴黎的冬天越来越不好过了。   往年这个时候,咖啡馆外的露天座位还坐满了人,暖气顺着门缝往外飘。   可现在大部分普通人家里甚至没有暖气,这让法国人民感到很无奈,但这也是印证了国家经济的情况。   很多刚下班的年轻人裹着旧羽绒服匆匆走过,连买杯热咖啡都要犹豫半天,他们的工资三年没涨,燃气费却翻了两番。   法国人的日子为啥落差这么大?   根源在能源上。本来核电撑起了法国能源半边天,2023 年大半核电机组扎堆维修,供电缺口一下子就露出来了。   俄乌冲突后,从俄罗斯买气的路子又收窄,只能花高价买美国的液化天然气,这笔账最后全摊到老百姓头上。   10 欧元能买的电,现在要掏 25 欧元,谁家都扛不住。   能源一涨价,工厂最先受不住。   里昂的化工园区里,不少厂房白天都黑着灯,以前 24 小时运转的生产线,现在三天开两天停。   雷诺汽车的本土工厂裁了不少人,刚毕业的小伙子找份技术工都难,有的干脆去送外卖,一个月挣的钱刚够交房租和燃气费。   超市里的变化更直观。鸡蛋货架前总排着队,每人限购两盒,连牛奶都涨了三成。   以前法国人买菜不看价,现在拿起一棵生菜都要翻过来看看标签。   有老太太说,以前每月养老金够逛两次商场,现在除了买菜买药,一分钱都不敢乱花。延迟退休的事一闹,街头抗议的人里,年轻人比老人还多。   不光是法国,整个欧洲都透着一股紧巴劲儿。   德国工人冬天在车间里戴着手套干活,说是暖气开得太省。   英国超市里的葵花籽油经常断货,货架上贴着 “每人限购一瓶” 的告示。   这些曾经让人羡慕的地方,如今连日常开销都成了老百姓的心事,根子还是工业和科技没跟上。   欧洲的工厂要么搬走要么减产,新能源发展又慢,光伏和风能的发电量连缺口的零头都补不上。   法国的新能源汽车,在街上跑的还没中国品牌多。   科技公司也没拿出像样的新东西,人家都在用智能家电了,这边不少家庭还在用老款洗衣机,不是不想换,是手头实在紧。   福利缩水的滋味最难受。   以前生孩子有高额补贴,现在奶粉钱都要自己扛。   公立医院里,挂个号要排大半天队,手术预约能排到半年后。有年轻人开玩笑说,以前觉得欧洲是天堂,现在看来,天堂也得算计着过日子。 而相比之下如今的我国无论是在科技还是新能源方面发展都已经走向稳定,百姓生活和就医环境在变的越来越好,这都是国家给人民的底气。   但日子再难,总有人在想办法。巴黎的年轻人开起了跨境电商,把本地的红酒卖到中国;乡下的农民搞起了生态种植,网上订单开始变多。   能源公司也在调整,新建的核电站预计明年就能投产,燃气价格已经开始慢慢回落。 但短期内想要彻底改变,对欧洲来讲可能是比较艰难的。   没有永远的坦途,也没有解不开的困局。   欧洲人正在学着从舒坦日子里醒过来,从头打拼。   就像老辈人常说的,日子是熬出来的,也是闯出来的 ——把依赖换成底气,再冷的冬天,也能盼来暖春。

0 阅读:93

评论列表

卡卡

卡卡

2
2025-11-14 10:06

欧洲好日子过多了,脑子都生锈了!所有官员基本都被美国牵着鼻子走,一点政治头脑都没!比市场价便宜三成的俄油不要了!,中国便宜的商品大加关税!,最先进技术的煤电及核电不要了,去搞什么天然气发电!怎么作死怎么来,欧洲不崩盘天理难容!

猜你喜欢

凭栏观望史

凭栏观望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