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前首相石破茂在《每日新闻》上发表的言论,惊呆了日本舆论。石破茂表示:“

巴斯历史集世界 2025-11-14 12:06:57

近日,日本前首相石破茂在《每日新闻》上发表的言论,惊呆了日本舆论。石破茂表示:“明治维新最大的动力,不是日本人的勤奋,而是从清朝掠来的 2.3 亿两白银。” 这番言论在日本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 这话一出来,日本舆论直接炸了锅,毕竟没人想到,一个前首相会把话说得这么直白,一点情面都不留。 要知道,明治维新在日本的叙事里可是块金字招牌,这么多年被吹得神乎其神,说是全靠日本人自己勤奋肯干、搞制度革新才实现的 “文明开化”,课本里也净捡好听的说,压根不提那笔带血的银子,结果石破茂一开口,直接把这层包装纸撕得干干净净。 那些一直抱着 “勤奋发家” 执念的日本人,这下算是被戳中了痛处,下不来台了。他们大概从没认真算过,那 2.3 亿两白银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搁当时,这笔钱相当于清朝三年的财政总收入,清政府为了凑齐它,不光抵押了海关税和盐税,还得跟列强借高利贷,最后全把负担压到老百姓身上,田赋盐税翻倍涨,多少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可对日本来说,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巨款,他们当年全年的预算还不到 5300 万两,这笔赔款一下就让国库暴涨了四倍,等于是直接拿到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 “第一桶金”。 日本拿了这笔钱,可没像有些说法里说的那样全投去办教育。真正的大头都砸进了军备里,84% 以上的款项全用在了扩军上,又是打造舰队,又是建钢铁厂,连后来跟俄国打仗、二战时和美军死磕的家底,不少都来自这里。 剩下的钱一部分拿来搞教育,其实也就占了不到 3%,更多的是用来搞货币改革,改成金本位跟国际接轨,引来了大批外资,工厂数量几年里就翻了倍,产量更是涨了五倍,一下从轻工业为主的国家摸到了重工业的门槛,跟欧美列强站到了同一梯队。 说白了,没有这笔抢来的钱,明治维新哪能推进得这么快,所谓的 “崛起奇迹” 恐怕早就在通胀危机里泡汤了。 石破茂说这话也不是没代价。他本来想以内阁名义发表,结果被自民党右翼死死拦住,新总裁都出来说 “无需新表态”,最后只能以个人名义发布,就算这样还被不少人扣上 “卖国贼” 的帽子。 可这话的分量摆在这里,毕竟是前首相说的,没法像普通人随口议论那样被忽略。现场就有女学生直接问,课本里怎么没这些内容,石破茂只说,有些历史真相需要勇气才能面对。 这话戳破的不光是过去的神话,更是日本社会对历史的选择性回避 —— 把侵略美化为 “文明开化”,把赃款说成是奋斗所得,硬生生把邻国的血泪从自己的崛起故事里抹掉了。 现在日本社会吵得厉害,态度分成了两半。有人说终于有人敢说真话了,该好好反思历史,承认当年的崛起根本离不开掠夺;有人却死活不愿认,觉得石破茂是在泼冷水,甚至说他夸大了赔款的作用,非要抱着 “勤奋发家” 的执念不放。 可再怎么争论,事实就在那儿摆着:没有这笔带血的白银,日本的工业化进程不可能那么顺利,所谓的 “明治维新奇迹” 根本无从谈起。 石破茂敢说这话,或许也是在敲警钟。当年靠掠夺得来的繁荣,最后还是落了个战败投降的下场;现在日本不少资源还得靠进口,想再走老路根本行不通。 可偏偏有些势力还在抱着 “帝国幻想”,忙着涨防卫预算,却把钱更多花在买外国装备上,不搞本土研发,也不改善民生。 他这一下把遮羞布扯了,就是想让大家看看,靠别人血泪堆起来的光鲜,终究是虚的,真正的强大从来不是靠抢,而是得直面真实的历史,靠自己实打实拼出来。 这场讨论闹到现在,不管最后有没有定论,至少有件事是清楚的:日本再也不能把那段历史裹在 “勤奋” 的糖衣里了。 石破茂把话挑明了,接下来愿不愿面对、敢不敢反思,就得看日本社会自己了。毕竟历史从来不会骗人,靠掠夺起家的故事,再怎么包装,也藏不住底下的血腥味。 参考资料:网易新闻《日本石破茂爆料:明治维新不是奇迹,是靠抢中国2.3亿两白银续命》

0 阅读:198

猜你喜欢

巴斯历史集世界

巴斯历史集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