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5年,当了20年太子的朱高炽,继位才10个月就驾崩了,宫中猜测他得的是“阴

映天真 2025-11-14 18:14:55

1425年,当了20年太子的朱高炽,继位才10个月就驾崩了,宫中猜测他得的是“阴症”。“阴症”多与房事有关,一次上朝时,李时勉当众斥责朱高炽“好色”,气得朱高炽命人拿金瓜打断了李时勉三根肋骨。 明朝宫廷里,总有些事藏着说不清的秘密。朱高炽熬了二十年太子,好不容易坐上龙椅,才十个月就撒手而去。宫里传他中了“阴症”,这病跟房事脱不了干系。更绝的是,早朝上御史李时勉直戳他“好色”,当场挨金瓜锤,肋骨断三根。这事儿背后,是仁政的闪光,还是私德的隐患? 朱高炽这人从小命就苦。洪武十一年出生在北平燕王府,是朱棣的长子。家里书香气儿重,他跟着儒生啃四书五经,性格温和,不像弟弟朱高煦那股子武夫劲儿。朱元璋在世时,还挺看好他。有回让朱高炽检阅军队,他留意士兵吃饭的事儿,耽搁了点儿工夫,反倒让太祖夸他有帝王心肠。虽说体胖行动不便,但箭术了得,军事上也拿得出手。 靖难之役打响,建文元年朱棣南下,二十一岁的朱高炽留守北平。李景隆带五十万大军围城,他手头就一万老弱兵。靠着夜袭和死守,硬是扛到朱棣回来翻盘。这仗给他挣足了脸面,也让朱棣看重几分。永乐二年立为太子,之后二十年,他多次监国。朱棣爱打仗,他偏重民生。跟杨士奇、杨荣这些文臣处得来,赈灾开荒屯田,安置流民,朝政稳稳的。黄河决口,他调工部去堵;灾年巡视直隶,分种子给百姓。永乐年间监国几年,百姓日子好过些,没出大乱子。 可朱高炽体弱,朱高煦总想顶他,朱棣也偏心弟弟,好几次差点换太子。朱高炽没急眼,靠实打实的政绩站稳。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北征途中崩于榆木川,朱高炽八月登基,改元洪熙。四十七岁了,总算熬出头。 上台头一件事,大赦天下。靖难时贬的旧臣全放了,夏原吉复职。经济上,停郑和下西洋,省下海量银子;废云南交阯采办,减百姓负担。打算迁都南京,平衡南北。政治上,抬高内阁,杨荣升大学士。军事调整,边疆总兵换人,南京设守备。外交接于阗贡物,示好睦邻。还求官员直言,公布恤刑诏,减死罪连坐,禁鞭背宫刑。这些招儿,接地气,缓了永乐穷兵黩武的劲头,让明朝喘口气。 洪熙元年五月,朱高炽身体出毛病。体胖腿肿,走路得人扶,长期吃金石丹药,毒性积着。宫里传他得阴症,中医说这病阳气不足,房事过频惹的祸。史书没明说,但陆釴《病逸漫记》里,宦官雷某证实就是阴症,否认雷击或毒杀。朱高炽贪后宫出名,宠幸不断,医家早提醒过。 五月二十七日,早朝奉天殿。李时勉出班,上疏直指朱高炽“好色”,说行为不像皇帝,劝节制嗜欲。殿上安静得掉针,朱高炽看疏大怒。散朝后召李时勉到便殿,当面斥责。李时勉不服,重申劝谏。朱高炽命武士用金瓜锤击,打断李时勉三根肋骨,扔进诏狱,不许治伤。侍讲罗汝敬也因谏言下狱。这事儿《明史》有记,暴露朱高炽私德问题,容不得直言。 两天后,五月二十九日,朱高炽在钦安殿病重。临终对夏原吉说李时勉廷辱他,还气着。次日凌晨,四十七岁驾崩。在位才十个月,宫中议论纷纷。有人疑心脏病突发,腿疾明显,朱高煦还嘲过他阳虚。丹药毒性加房事不节,最靠谱的解释。民间猜朱瞻基或朱高煦下手,但史无实证。郭贵妃毒酒说,也没根据。阴症加体弱,才是实情。 朱高炽死,儿子朱瞻基从南京赶回,二十天到京,登基宣宗。继承父业,继续仁政。恢复三公三孤,内阁更稳。停西洋,减采办,财政松快。宣德元年,朱高煦在乐安起兵,自称靖难,设五军都督府,拉山东军和张辅旧部。朱瞻基亲征,绕道包抄,围城断粮,朱高煦败降,押京处决。这乱子平了,明朝稳住。 仁宣之治,就从朱高炽这儿起步。他短命,但转折大。从永乐扩张到休养生息,赦旧臣减税宽刑,百姓实惠。嘉靖时,世宗为生父追封,想移朱高炽牌位到偏殿。杨慎他们上疏抗争,辩论不休,杨慎贬谪。但朱高炽仁德没变,史家评他宽厚开明。私德瑕疵提醒后世,皇帝也得自律。 李时勉事儿,不止个人恩怨。反映明朝言官制度,敢直谏是好事儿。朱高炽怒打人,显权威,但也露短板。朱瞻基继位,问李时勉说了啥,李答劝居丧不近妃嫔、太子别远左右,没杀他,放出来。这宽容,延续了家风。朱高炽太子时守北平、监国稳政,证明能力。但好色体弱是硬伤,阴症传闻和金瓜事件,影响形象。整体上,他是明朝稳盘子的人,仁宣盛世基础在他手里。

0 阅读:87

猜你喜欢

映天真

映天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