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花44亿,拆掉华为设备。德国花165亿,拆掉华为设备。德国正在为拆除华为网络设备而付出巨大代价,以前花了很长时间和很多钱,好不容易把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结果被老美逼迫拆除,还有外媒报道,如今为了替换运营商网络中的华为设备,德国将花165亿元购买诺基亚高通或爱立信的通信设备,这笔钱由德国纳税人提供。 说起英国和德国这两年在电信网上的折腾,谁听了都得摇头叹气。本来5G这玩意儿是未来发展的关键,好不容易建起一堆华为设备,性能稳定价格实惠,结果美国那边一施压,就得大动干戈拆掉重来。英国先动手,2020年7月约翰逊政府直接宣布,到2027年底所有华为5G部件必须清场,不能再用新货。这决定一出,运营商们傻眼了,BT公司后来算账,说光他们一家就得砸进去5亿英镑,相当于6亿多美元,主要花在拆旧装新上。整个行业加起来,早期评估是2亿英镑,但到2025年,议会国防委员会又跳出来说,得提前到2025年搞定,成本直线上升,估摸着总共得44亿英镑。这钱不是小数目,本来能投到医疗或教育上,现在全搭在铁塔爬上爬下换设备了。5G rollout本来就慢,这下子至少拖后一年半载,农村信号覆盖率到现在还卡在70%出头,城市里高峰期上网也时不时卡壳,用户投诉堆成山。 德国这边更夸张,华为设备占他们电信网的六成,早几年建网时省了不少钱,调试得服服帖帖。2024年夏天,政府终于咬牙下禁令,5G核心网从2026年底起不许用华为和中兴的东西。运营商Deutsche Telekom、Vodafone和Telefonica这些巨头,设备深嵌在数据中心和基站里,拆起来不是简单拔线那么容易,得一步步测试兼容,避免整个网瘫痪。巴克莱银行去年底估算,光替换就得25亿欧元,折合人民币165亿左右,这笔账单最终落到纳税人头上。2025年10月底,路透社和彭博社报道,默茨政府正琢磨用公共资金补贴运营商买诺基亚、爱立信或者高通的货,成本超20亿欧元起步。为什么这么贵?因为旧设备拆掉后,新部件得从头整合,信号延迟可能多出几毫秒,短期内网速波动大,慕尼黑或柏林高峰期下载个文件都得等半天。德国电信公司早嚷嚷过,这纯属政治闹剧,没啥安全实锤证据,就为站队美国,花冤枉钱。 美国这边的推手作用,谁也绕不开。从特朗普时代起,就没少给欧洲盟友上眼药,2019年还写信警告德国,用华为就别想分享情报。拜登上台也没松口,2020年英国禁令一出,美国国务院直接点赞,说这步走对了。欧洲国家本来分歧大,德国一度想中立,法国意大利也拖拖拉拉,但美国情报共享的筹码一亮,加上智库报告天天嚷嚷华为后门风险,大家就得跟着走。结果呢?欧盟2025年11月又出新招,委员会副主席维尔库宁推动把2020年的高风险供应商建议变成硬法,强制成员国逐步踢出华为中兴设备。芬兰德国带头,整体5G投资涨了近30%,但部署速度反而慢了半年。说白了,美国这是在护着自家爱立信和诺基亚的市场份额,华为5G专利全球第一,价格低两成,欧洲运营商用着舒坦,美国一搅和,就得加价买单。 这事对两国普通人影响可不小。英国5G延迟,经济账算下来总损失超7亿英镑,运营商运营费涨20%,最终转嫁到用户账单上,每月多掏几镑。农村农民打电话下单农产品,信号一断就丢生意,城市白领视频会议卡住,工作效率直线掉。德国类似,财报显示替换后成本高22%,用户投诉涨35%,科隆或汉堡的监控中心天天红灯闪,技师忙着重定向流量。纳税人每户多出24欧元,本该修高铁或加养老金,现在全喂了电信铁塔。欧盟层面,统一禁令一推,其他国家跟风,整体网建倒退,6G起步都得从头规划。默茨上台后,2025年2月大选CDU赢了,他5月宣誓就职,马上表态6G网不许中国部件,强调主权,但党内也有人嘀咕,这补贴值不值。民调显示他支持率滑到42%,反对党在议会追问,资金审计呼声高。 美国没拿出华为具体漏洞证据,全靠政治牌压人,欧洲夹在中间,安全顾虑有,但更多是经济算盘。华为被打压五年,全球份额从30%掉到15%,但技术没落后,反倒逼着它在芯片上自力更生。英国德国这波操作,短期网不稳,长期看,依赖诺基亚爱立信,供应链一断就麻烦。想想看,5G是工业互联网基石,延迟一多,智能工厂就卡壳,自动驾驶数据传不动。欧盟想减少对华依赖,但实际执行,成本全欧洲摊薄,中小运营商叫苦。2025年汉诺威工业展上,默茨演讲强调数字化,但底下企业代表低头算账,补贴杯水车薪。这事儿也暴露欧洲电信政策的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