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用40万人的伤亡和2000亿美元的债务,为美国拔掉了“俄罗斯”这颗眼中钉。现在仗还没打完了,美国准备走人了。 很多人以为美国给乌克兰的援助是“免费搭救”,好像是雪中送炭、义气相挺。 其实吧,事情一点都没那么浪漫,如果把这笔账摊开来看,你会发现:这份“援助”既能救命,也能要命,关键看你从哪边算。 得先把时间往回拨到2022年2月底,当时战争刚一打响,乌克兰几乎被打懵了,前线天天往后退。 就在这种左右都不是的关头,美国突然宣布启用《乌克兰租借法案》,这玩意儿从二战结束后就没再用过,这次重新拿出来,就是为了给乌克兰开绿灯,让武器、装备不受限制地往里送。 从那之后,坦克、火炮、防空系统、导弹、无人机,全都像不要钱一样往乌克兰堆,三年下来,总价值600多亿美元。 不得不说,如果没有这堆“硬货”,乌克兰那第一波冲击估计就顶不住,国家可能早早就被打穿,换句话讲,美国这波操作的确让乌克兰续上了命。 但续命归续命,代价高得也扎心,乌克兰这三年经济直接被砍掉了三分之一,GDP往下一路跳,外债却蹭蹭往上冲,已经大到超过它一年的GDP总量。 大多数普通人以为援助是“白给的”,其实压根不是,美国给的很多是贷款,而且还不是“友好贷款”,是美元债,高息的那种,IMF也公开说过:这些钱你们以后得还。 更坑的是,这些军援里有不少是“先用后付”的军购——武器先给你,但账你以后慢慢掏。 等战争结束清算时,乌克兰光军购就要还600亿美元以上,问题来了:钱从哪儿出?国家财政都空到能听见回声了,只能拿最值钱的家底往外抵押。 于是你就看到乌克兰的土地、矿产、能源企业一个接一个变成抵押资产,华尔街早就在盯乌克兰的黑土地、锂矿、钛矿。 今年4月,乌克兰和美国还签了《美乌矿产资源协议》,等于是把资源开发权拱手让出去,而国内那些本来属于国家的能源公司,也几乎被外资一点点控股。 国家经济被掏空,社会也在被掏空,战争到现在死伤的军民总数已经超过40万,绝大部分是青壮年。 这种规模的人口损失,对一个本来人口不算太多的国家来说,就是断了未来。 更别提那600多万逃到国外的难民,再加上国内几百万流离失所的人,欧盟都说乌克兰正在出现“人口真空”,换句话就是:人越来越少,国家的根基也在变空。 再反观美国,它的算盘打得可明明白白,美国的目的并不是让乌克兰强大,而是借乌克兰来消耗俄罗斯。 现在你看结果:俄罗斯的常规力量被大幅削弱,美国军工企业赚得满盆满钵,欧洲的天然气转头依赖美国,北约东扩也顺利推进,美国该拿的好处基本拿全了。 所以,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的态度立马变了,众议院开始卡援助预算,今年更是把新援助审得慢吞吞。 美国财政部长甚至公开说过要讨论援助的“回报率”,媒体呢?注意力早就转去中东、亚太和AI了,乌克兰一下子就不再是头号优先。 美国这种抽身的动作已经很明显了:活要救,利益要拿,该撤的时候立刻甩手。 乌克兰的处境,就这样变得尴尬:为了活下来,它付出了国家资源、付出了未来经济,还搭进了一代人的生命,但换到最后,它能不能撑到美国愿意继续管,都成了问号。 这么一算,其实问题很简单:在这场看似“援助”的交易里,谁赚了?谁亏了?谁被迫买单?答案,已经写在账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