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将拿下红军城,俄却急着说“不与中国结盟”,赢家真的是俄方? 俄军都快啃下红军城这块硬骨头了,普京政府咋突然放话“不跟中国结盟”? 要知道这战略要塞一到手,乌东大门就彻底开了,正是俄军士气最盛的时候,这波外交操作实在耐人寻味。 而且就算拿下红军城,俄罗斯就真的赢了吗? 别看红军城在地图上不起眼,在乌东战场那可是“兵家必争之地”。 它呀,就好比顿涅茨克的一道门闩,谁要是把它握在手里了,那就能直接朝着克拉马托尔斯克杀过去,一下子把乌军的防线给撕开个大口子。 这回俄军学聪明了,不搞以前的大兵压境,改成小股部队悄悄摸进去,再用无人机炸得乌军抬不起头,一点点把对手逼到绝境。 不少乌军断水断粮,指挥系统也瘫了,最后只能放下武器投降。 但这胜仗打得实在憋屈。 虽说俄军已经把大部分城区给控制住了,但每天都有人员伤亡啊,每往前推进那么一点点,都得有人流血牺牲。 乌军退是退了,却没彻底垮,冷不丁还能打个反击。 战场乱到啥程度?士兵都说分不清哪儿是前线哪儿是后方,这根本不是干净利落的胜利,就是拖着伤口的拉锯。 当然红军城的意义摆在那儿,它是乌军在顿涅茨最后的据点之一。 这儿一丢,后面的米尔诺赫拉德肯定撑不住,俄军就能顺着通道一路往前推。 可问题是,俄罗斯现在缺的不是地盘,是能扭转全局的战略突破口。 就算把红军城拿下来了,也不过就是在战术层面上占了点便宜,想要靠这个就把整个战争的局势给扭转过来,那还差得多呢。 就在这关键当口,俄外长拉夫罗夫突然对着全球媒体强调:“中俄不会结盟,没有谁领导谁的说法。” 这话说得时机太微妙了——按常理,战事顺利本该抱团稳后方,俄罗斯反倒主动“划清界限”,其实这都是算过的政治账。 这话首先是说给西方听的。 之前西方天天炒作“俄罗斯离了中国活不了”,泽连斯基都公开放话“没中国支持,俄啥也不是”。 这种论调要是传开,俄罗斯的大国脸面就没了。 拉夫罗夫站出来澄清,就是要打破这种抹黑:中俄是平等合作,不是谁依附谁。 其次是说给俄罗斯国内听的。 战斗民族的自尊心极强,就算战场吃紧,外交上也绝不肯矮半截。 强调“不结盟”,就是在维护国家的独立姿态,稳住国内的民心士气。 更重要的是,这是在给中国减压。 现在乌军节节败退,西方天天围着中国喊“劝和”,暗里明里想把中国扯进战争浑水。 俄罗斯主动表态,就是告诉全世界:中国不干预我们的决策,也不用为我们的行为负责,提前堵住西方栽赃陷害的嘴。 说到底,就算俄军顺利拿下红军城,也算不上真正的赢家。 从长远看,这场打了三年多的战争,给俄罗斯挖的坑一点都不少。 在经济方面啊,西方那些制裁措施可太狠了,早就把俄外贸搞得没什么出路了,就像把它逼到墙角,快没地方躲了。 虽说中俄能源合作没断,但光靠卖资源根本填不上战争的窟窿,之前靠灰色渠道的替代方案也越来越行不通。 安全上更讽刺,俄当初开战想建“安全缓冲区”,结果现在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都在增兵,德军司令甚至放话“做好对俄开战准备”,边境反而更危险了。 外交上,俄罗斯的国际空间越打越窄,很多国家都怕惹麻烦不敢跟它走近,这时候中国的合作就更显重要。 可它既需要中国的支持,又不能让人觉得“离不开中国”,这种平衡得小心翼翼维持。 红军城的硝烟迟早会散,但这场战争带来的地缘剧变才刚刚开始。 俄罗斯赢了一城一地,却在经济、安全、外交上丢了不少分。 它不是失败者,可也算不上赢家。 而中俄这种“靠得近又不黏糊”的关系,或许会成为未来世界秩序里最关键的变量。 战场的胜负只是表面,真正的博弈,从来都在炮火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