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继续戳日本肺管子,东京这下傻眼了:没想到中方这回跟以前不一样了!   其实这

冷紫叶 2025-11-17 12:09:00

中方继续戳日本肺管子,东京这下傻眼了:没想到中方这回跟以前不一样了!   其实这不是中方第一次在核污染水的事儿上“硬气”。自从日本去年不顾周边国家反对,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中方的反应就一直在升级。一开始还只是通过外交渠道表达关切,提醒日本要透明公开数据,后来发现日本根本没把这当回事。 2022年底,太平洋岛国论坛就公开反对排海时,中方就跟着发声,说这不是日本一家的私事,得跟周边国家商量着来。等到2023年8月日本真的开排,汪文斌在记者会上直接点破,说日方这是把太平洋当“下水道”,对得起当年帮过它的国家吗? 可这些话日方听进去多少?转头就被曝出计划花700亿日元洗白负面信息,合着所谓的“安全”全靠钱砸出来的。 更让中方没法忍的是日方的数据造假前科,负责处理核污染水的东京电力公司,早就有篡改数据的老毛病。2007年就承认过199次造假,2011年核事故后还瞒着高浓度污水泄漏的事,直到两年后才露馅。 2023年6月,福岛核电站围堤积水里检出超标放射性物质,东电居然拖了好久才说,说是输送软管裂了才漏的。这种情况下,日方还敢说数据透明,谁信? 中方一看这情况,光靠嘴说根本没用,立马动真格的,最直接的就是掐断日本水产品的销路,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明着说就是为了保老百姓的食品安全。要知道,中国可是日本水产的大市场,这一下直接戳中东京的经济软肋。 但中方没止步于此,更狠的是搞独立取样监测,2025年1月,中方科研机构直接完成了首次独立取样检测,虽然那次没检出异常,但毛宁直接说了,单次检测不算数,关键是要长期盯着,而且得让所有利益攸关国都能参与进来。 到了3月,郭嘉昆又在记者会上强调,必须让排海全程处于严格国际监督之下,中方还跟日方搞了技术交流,等于把检测的标准攥在了自己手里。 这招可比单纯抗议管用多了,以前日方拿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当护身符,现在中方自己上手检测,数据真不真一目了然。东京想再糊弄,门都没有。 不光自己硬气,中方还拉上了太平洋岛国一起发声,这些靠海洋吃饭的国家,最怕核污染水毁了渔场。2023年7月,中方跟所罗门群岛发联合声明,直接怼日方转嫁风险。 更早之前,17个太平洋岛国组成的论坛就说了,没确认安全前绝不能排海。菲律宾渔民更是直接上街抗议,说这是断他们的活路。有了这些国家撑腰,中方的立场更稳了,国际上骂日本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日本国内的反对声也被搅了起来,2023年5月,七国集团峰会前,东京街头全是抗议的人,说70%的福岛居民都反对排海,骂政府这是“对亚洲的侵略”。内外夹击下,东京终于扛不住了,2024年9月主动找中方谈,答应让中方参与长期国际监测,还接受中方独立取样。 可中方没给台阶就下,就算达成了共识,也明确说了,日本水产品想恢复进口,得等中方的监测数据全部合格才行,少一项都不行。要知道2024年11月中国海关刚放宽了其他国家的水产检疫,唯独没提日本,这态度再明显不过。 东京这才傻眼,以前觉得中方顶多抗议几句,实在不行就象征性做点姿态,没想到这回从经济反制到技术卡脖子,再到拉着国际社会围堵,一套组合拳下来,把日本的后路全堵死了。现在日方不光要应付中方的监测,还得跟太平洋岛国解释,国内渔民的抱怨更是没完没了。 说到底,不是中方突然变强硬,是日本自己把路走死了,明明有其他处置办法,偏要选最省钱却最害人的排海。中方一开始给足了沟通的余地,是日方的敷衍和造假,逼得中方不得不拿出真手段。现在国际监测的规矩立起来了,日本再想蒙混过关,怕是没那么容易了。这大概就是不作不死,东京现在的憋屈,全是自找的。

0 阅读:52
冷紫叶

冷紫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