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段永平把步步高拆成三家公司,陈明永搞视听业务,成了OPPO;沈炜管通

悠然话史 2025-11-17 14:48:34

1999年,段永平把步步高拆成三家公司,陈明永搞视听业务,成了OPPO;沈炜管通讯业务,变成了vivo。他把自己的股份从70%主动降到OPPO约10%、vivo不到20%,剩下的分给核心团队和员工。   2023 年 OPPO 海外新品发布会后台,聚光灯外的陈明永语气诚恳。   他提起段永平时说:“没有他当年让的股份,就没有今天的 OPPO”,在场人都懂这话的分量。   段永平的创业经历从 “小霸王” 起步,成功秘诀早藏在 “舍得” 二字里,从未变过。   时间回到 1989 年,28 岁的段永平放弃电子工业部的铁饭碗,南下广东。   他加入小霸王公司任厂长,彼时小霸王还是个亏损的小厂,没人看好前景。   段永平却凭着对市场的敏感,推出带游戏功能的学习机,一下打开销路,这是他首次创业高光。   1995 年,小霸王销售额突破 10 亿元,段永平向老板提出给核心团队分股份。   遭拒后他没犹豫,带着 6 个骨干离开,在东莞创立步步高,开启第二次创业。   他把小霸王的经验复制过来,又改进管理:让员工参与决策,工资比同行高 30%。   他懂人性,知道 “钱给够,权给足” 才能留住人,创业不是单打独斗。   步步高初期做无绳电话和 VCD,段永平亲自跑市场,蹲在卖场看消费者选品。   他发现用户嫌电话按键生硬,立刻要求改模具;VCD 画质差,就联合芯片厂升级技术。   产品上市后销量爆火,步步高很快成家电行业黑马,他的创业经历再添浓墨一笔。   成功秘诀里又多一条:重产品,“不骗用户”,把品质做到超出预期,才能长久。   1999 年,是段永平创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也是他成功秘诀的集中体现。   他看着步步高规模扩大,果断提出拆分:陈明永管视听,沈炜管通讯,各成独立公司。   更惊人的是,他把自己 70% 的股份降到 OPPO 约 10%、vivo 不到 20%,剩下的全给团队。   这不是一时冲动 —— 早年小霸王的 “无股之痛” 让他明白,团队有股份才会拼尽全力,这是创业核心。   拆分时段永平还做了件 “傻事”:借钱给员工当股金,盈利从红利扣,亏损不用还。   有老员工回忆:“段总说‘你们别怕亏,我兜底’,我们哪还有理由不往前冲”。   他的成功秘诀在此刻升华:信任比控股重要,创业不是当 “皇帝”,而是建 “利益共同体”。   这一步棋,让 OPPO 和 vivo 后来在手机红海竞争中,有了别人没有的凝聚力。   2001 年,陈明永创立 OPPO,段永平只给建议,从不过问具体经营。   OPPO 做 MP3 时,陈明永想投入重金研发音质,有人反对,段永平却支持:“用户要的是好产品”。   结果 OPPO MP3 成 “音质王者”,2006 年进军手机领域,首款机型就卖爆,延续创业成功。   段永平的成功秘诀再验证:放权给专业的人,老板不用事事亲力,抓大方向就够。   2003 年,段永平开始布局投资,把步步高日常管理交给团队,自己逐渐退居幕后。   他在美国买苹果、茅台股票,被称作 “中国巴菲特”,投资逻辑和创业如出一辙:看本质。   2010 年 vivo 正式成立,沈炜提出 “产品是因,品牌是果”,段永平举双手赞成。   vivo 研发屏下指纹技术时,投入上亿资金,周期长达 3 年,段永平从不说 “急着赚钱”。   2017 年 vivo 屏下指纹手机上市,成行业标杆,这正是段永平创业逻辑的延续:重长期。   他的成功秘诀里,“不赚快钱” 是重要一条,创业不是赌短期,而是做长期正确的事。   这些年,段永平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却总被 OPPO、vivo 的高管提起。   有人问他创业最关键的是什么,他说 “找对人,分好钱,把公司变成大家的”,简单却实在。   他的创业经历从亏损小厂到千亿生态,成功秘诀从未靠 “小聪明”,全是 “大格局”。   那些年他让出去的股份,变成了两家千亿级企业,这是最硬核的创业成果。   如今,70 岁的段永平在美国专注投资,偶尔在社交平台分享观点,从不炒作。   他的生活简单:看书、陪家人、研究企业,和创业时一样,不追求表面风光。   陈明永带领 OPPO 深耕智能硬件,沈炜的 vivo 在海外市场份额稳步提升,都没丢 “步步高基因”。   有人说段永平 “运气好”,可没人看见他放弃铁饭碗的勇气,拒绝控股的格局。   他的成功从不是偶然:创业时抓需求、重产品,管理时分利益、敢放权,投资时看本质、重长期。   这些年过去,OPPO 和 vivo 还在成长,段永平的名字也还在被人提起,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主要信源:(砺石商业评论——OPPO裂变背后:段永平与陈明永代代相传的格局与胸怀)

0 阅读:0
悠然话史

悠然话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