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争部长赫格塞斯终于说了一句清醒的话;记者问他,现在美国最大的威胁是不是中国?他立刻否认,他说——不是,美国最大的威胁是来自于美国边境。 赫格塞斯的表态并非空口无凭,美国国土安全部2025年10月发布的月度报告显示,今年前9个月,美墨边境非法移民查获量突破23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8%,其中携带毒品入境案件达1.2万起,查获的芬太尼剂量足以致全美国人口死亡两次。 更关键的是军事层面的消耗,外界较少关注的是,美军目前有超过1.5万名现役军人被派往边境执行巡逻任务,占陆军现役兵力的8%。 2025年美国国防预算中,直接用于边境安保的军费达127亿美元,较去年增长22%,该数值比美国对乌克兰年度军事援助多出30亿美元。赫格塞斯在内部会议中曾表示:“我们的坦克不该堵在边境铁丝网前,却不得不这么做。” 美国边境问题并非新议题,当前已进入临界点,上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时期曾出现移民潮,当时年非法入境人数最高50万,且以单一国家移民为主。 2025年的非法移民则来自40多个国家,其中不乏受极端组织影响的人员。更严峻的是,墨西哥犯罪集团已将边境作为牟利工具,单条非法入境路线收费从5000美元涨至1.2万美元,提供“一站式服务”,甚至配备无人机侦查边境巡逻路线。 修墙常被视为解决方案之一,特朗普第一任期修建700公里边境墙,拜登政府叫停后,2025年3月特朗普第二任期重启该工程,国土安全部宣布在亚利桑那州增修11公里。 据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内部数据,墙体覆盖区域非法入境量下降40%,但犯罪集团随即开辟“地下通道”,今年已发现12条,最宽通道可通行汽车,内部配备照明和通风系统。 此外,犯罪集团还采用“空中投送”方式,通过小型飞机夜间低空投放人员和毒品,美军不得不调派F-16战机协助拦截,拦截成本极高。 赫格塞斯所指的“威胁”,本质是边境乱象对美国内部的侵蚀。以得克萨斯州边境城市埃尔帕索为例,2024年因非法移民引发的暴力犯罪率较2020年上升67%,当地警局局长表示:“我们的警力已经被拖垮,现在出警响应时间超过40分钟。” 资源消耗问题同样突出,这座人口不足70万的城市,2025年用于安置非法移民的财政支出达1.8亿美元,相当于当地教育预算的1/3。此类情况在边境6个州普遍存在,已引发地方政府与联邦政府的矛盾。 罗马帝国后期,北方边境防线消耗大量军力和财力,导致内部空虚,最终走向分裂瓦解。美国当前虽未达此程度,但趋势值得警惕。 2025年美国国防预算总额为8900亿美元,需兼顾海军造船、空军六代机研发、陆军现代化等项目,同时填补边境安保缺口,已呈现捉襟见肘的态势。 赫格塞斯表示:“我们不能同时应对海外的军事竞争和本土的边境危机,必须分清主次。” 外界或许会质疑,中国军事发展是否构成威胁。中国的军事发展确实构成挑战,但与边境威胁性质不同。中美军事博弈属于“体系对体系”的较量,存在既定规则框架,例如双方设有军事热线,可避免意外冲突发生。 而边境危机呈现“无规则混乱”特征,犯罪集团、非法移民、毒品走私交织,缺乏有效应对范式。赫格塞斯在记者会上举例:“我们能预测中国航母的动向,但没法预测明天有多少人会从哪个缺口入境。”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国内舆论的转变,以往“威胁”相关讨论多聚焦海外,2025年《华尔街日报》民调显示,58%的美国人认为“边境安全”比“应对中国挑战”更重要,该比例在2020年仅为32%。 中年男性群体对边境问题的关注度高达67%,主要担忧就业和社会治安受到冲击。这一表态亦有相应民意基础。 边境问题的解决面临多重困境,特朗普政府的“强硬政策”效果有限,2025年强制遣返30万非法移民,引发国际人权组织谴责,墨西哥拒绝接收部分遣返人员。 民主党主张的“人道主义安置”,则被共和党批评为“鼓励非法移民”。两党政治内耗导致边境政策摇摆不定,犯罪集团趁机牟利,形成恶性循环。 赫格塞斯的表态为美国敲响警钟:一个国家若无法有效管控边境,即便拥有强大军事力量,也可能陷入“外强中干”的局面。 2025年10月美军内部评估报告预测,若边境乱象持续,至2030年需调动3万名现役军人驻守边境,这将直接影响美军在印太地区的部署计划,长期来看可能导致内部问题拖垮国家实力。 赫格塞斯的表态兼具清醒与无奈。在“反华”成为美国两党共识的背景下,公开提出“最大威胁不是中国”需承担一定政治风险。 但事实表明,边境的毒品问题、犯罪活动及资源消耗,已直接影响美国民众生活,其现实危害较远程军事竞争更为直接。美国能否有效解决该问题,后续发展值得关注,至少当前已有官员公开指出这一核心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