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卸任俩月的英国军情六处前局长摩尔直接给俄乌局势甩了个大瓜,接受采访时毫不含糊的

天天纪闻 2025-11-17 18:15:05

刚卸任俩月的英国军情六处前局长摩尔直接给俄乌局势甩了个大瓜,接受采访时毫不含糊的说,凭他卸任前掌握的核心情报,普京根本没半点谈判的心思就是要硬刚到底。   摩尔这话真不是随口瞎掰。这位 61 岁的英国情报大佬 2020 年接掌军情六处,2025 年夏天才刚卸任,正是俄乌冲突最关键的几年。他手里过的可不是普通文件,而是北约盟友共享的战地情报、俄方高层通讯截获、战场兵力部署分析这些 “硬货”。   用他自己的话说,“每天都在跟最顶尖的情报打交道”,所以他敢拍板:想让俄方回到谈判桌?门儿都没有,唯一的办法就是往死里施压。   更狠的是他扒出的 “普京算盘”:根本不是要几块地盘,而是要把乌克兰变成白俄罗斯那样的 “附庸国”,彻底听俄罗斯的话,从根上消除西方在边境的威胁。   这话听着极端,但很快就被美国的情报报告给实锤了。就在摩尔爆料前一个月,美国情报机构刚给国会递了份沉甸甸的报告,里面写得明明白白:压根没发现普京想停火的迹象,反而随着 “海燕” 核动力巡航导弹试射成功,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坚定要在战场上取胜,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战事推到底。   更值得琢磨的是,美国国防情报局早在 3 月就有过评估,说要是冲突拖下去,普京可能会用核威慑逼西方让步 —— 这可不是空穴来风,毕竟普京自开战以来只三次穿军装露面,最近一次就是宣布导弹试射成功时,那架势明摆着 “谁也别想拦我”。   美英这边一唱一和,调子定得挺高,可欧盟那边却掉了链子。原本欧盟拍着胸脯说,要把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拿出来,给乌克兰发 1400 亿欧元的 “救命贷款”,说是 “支援前线最有效的方式”。   结果到了 11 月,这事儿直接卡壳了 —— 比利时跳出来坚决反对,理由很实在: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一大半都存在布鲁塞尔的欧洲清算银行里,要是真敢动这笔钱,俄罗斯肯定会索赔,到时候金融风险全得比利时扛。   就这么一个坎,欧盟委员会只能宣布暂缓,说要到 12 月中旬才能拿出修订方案,可谁都知道,这一拖又是未知数。   其实欧盟的难处也不是装的。俄罗斯驻比利时使馆早就放了狠话,说任何动用俄资产的行为都得面临 “严重反制”,这话可不是吓唬人 ——2024 年底俄比贸易额已经跌到 43 亿欧元的历史新低,欧洲自身的财政早就被援乌拖得捉襟见肘了。   反观俄方,一边被说 “不想谈判”,一边却在行动上留了活口:外长拉夫罗夫说今年已经移交了 9000 多具乌克兰士兵遗体,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也反复强调 “愿意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只是 “基辅和欧洲在搞对抗”。这就有意思了,美英说普京要硬刚,俄方说 “是你们不跟我谈”,到底谁在说真话?   说到底,摩尔这通爆料压根不是单纯的 “情报分享”,更像是一场精准的政治游说。要知道特朗普马上要上台,早就放话要 “立即结束俄乌冲突”,这可急坏了美英这帮 “援乌派”。   摩尔特意提一句 “我跟特朗普第一届政府合作过”,还警告 “普京赢了中国会掂量、朝鲜会大胆”,说白了就是想逼着美国继续砸钱施压。   可美国的心思也没那么纯粹,中国社科院专家早就点破了:美国是想 “双线施压”,一边压俄罗斯让步,一边逼乌克兰接受方案,自己好坐收渔利,把俄乌冲突变成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筹码。   现在的局面说白了就是 “各怀鬼胎”:普京要的是 “消除安全威胁”,说白了就是得让乌克兰听话,不能成西方的前哨;美英想靠施压把俄罗斯压垮,顺便绑住欧洲的大腿。   欧盟则卡在 “想表态又怕吃亏” 的两难里,冻资产的钱不敢动,自己的经济又扛不住。最惨的还是乌克兰,成了大国博弈的棋盘,一边等着欧盟的 1400 亿救命钱,一边看着美英喊口号、欧盟掉链子,前线的仗还得接着打。   往后看,这事儿大概率真要 “硬刚到底” 了。普京那边有导弹试射撑腰,说话硬气;美英为了拉住特朗普,还得继续造势施压;欧盟就算 12 月拿出新方案,比利时的顾虑也未必能解决,1400 亿还是镜花水月。   但摩尔可能忘了一点:西方阵营的裂痕已经摆上台面了,美国想当 “指挥家”,欧盟却不想当 “冤大头”,这种内部的拉扯,说不定比战场上的炮火更能决定局势走向。   毕竟真要论 “硬刚”,最先扛不住的可能不是普京,而是那些喊着 “施压” 却各有小算盘的西方国家。

0 阅读:149

评论列表

平平淡淡

平平淡淡

2
2025-11-18 05:40

西方有谈判意愿?双方互斗吧,反正死的是乌克兰人!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