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52岁的金庸爱上16岁女招待。他想要和妻子离婚,妻子说:“可以,但是

史叔温情 2025-11-18 11:17:16

1976年,52岁的金庸爱上16岁女招待。他想要和妻子离婚,妻子说:“可以,但是那个女的必须绝育”。金庸才答应没多久,他的长子就在美国自缢身亡了。   19世纪50年代,香港报业刚刚兴起。那时的查良镛还只是个怀揣文学梦的年轻人,而朱玫则是当时少有的知识女性。   他们的相遇有着那个时代特有的浪漫:在文人聚集的沙龙里,查良镛侃侃而谈武侠世界的构想,朱玫则用敏锐的见解为他的故事添砖加瓦。   1953年,两个年轻人白手起家,在租来的狭小办公室里共同创办《明报》。朱玫不仅是查良镛的妻子,更是他的第一位读者、最严厉的批评者,还是报社最勤恳的员工。   那些年,他们住在报馆附近的出租屋里,夏热冬冷。朱玫一边照料年幼的孩子,一边为次日出版的报纸校稿至深夜;也会省下买新衣的钱,为熬夜写作的丈夫准备宵夜;更会在报社资金周转不灵时,悄悄典当自己的嫁妆。   据说《明报》最早几期的头版文章,都是二人挤在厨房的餐桌上共同斟酌完成的。她看着他笔下的郭靖、黄蓉逐渐家喻户晓,看着他从一个报业新人成长为文化界的标杆。   可这段相濡以沫的岁月,并没有像查良镛笔下的武侠小说那样,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当《明报》终于屹立香港报业之林、当金庸的名字成为文坛传奇,曾经并肩作战的夫妻却渐行渐远。   功成名就后的金镛沉浸在更广阔的社会交往中,而朱玫依然保持着创业时期的严谨与节俭。裂痕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直到餐厅里十六岁女侍应出现,这段历经二十余年的婚姻终于走到了尽头。   朱玫在得知丈夫出轨后,没有哭闹、异常平静,甚至拒绝了金庸主动给予的补偿,只提了一个令人意外的条件,绝育。   这或许是对丈夫出轨的惩罚,又或许是一位母亲出于对孩子的保护。但造化弄人,就在金庸与朱玫离婚后没多久,他们远在美国的儿子竟然选择自缢。   查传侠的离去,仿佛是对父母离婚最激烈的抗议,也让朱玫的条件与协议都失去了意义。此后的岁月里,金庸在佛经中寻求解脱,朱玫在孤独中走完余生。   令人唏嘘的是,他们共同开创的报业帝国依然兴盛,但当年那个在出租屋里共同梦想的夜晚,却永远留在了过去。   也许世间最考验人的,不是苦难中的相守,而是繁华后的离散。当掌声响起,灯光璀璨,那个最重要的人却已不在身边。   这段往事提醒着世人:有些感情能够经受风雨,却经不起平淡;可以共苦,却不能同甘。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人物 情感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网|金庸逝世:一生三次婚姻 港媒讲述传奇故事 文|墨海 编辑|史叔

0 阅读:251
史叔温情

史叔温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