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日本100个胆都不敢进攻中国”这种说法,看着是自信,其实是低估了日本右翼的野心和实实在在的准备,并不是真的了解现在的情况。首先得说日本的军事力量,战后和平宪法本来是限制日军发展的,但这么多年下来,日本一直在慢慢突破限制,自卫队现在有23万多人,早就超过了宪法规定的10万,还组建了专门夺岛的部队,能进行两栖作战。查了一下,最近几年的防卫预算已经占到GDP的2.3%,还买了400枚“战斧”巡航导弹,在西南诸岛部署了能打1500公里的岸舰导弹,目标明显对着台海和东海方向。不管是主战坦克、重型直升机,还是反潜机、无人机,日本的装备已经不只是用来自卫,而是能攻能守,已经有了主动出兵的硬实力。再看法律层面,日本早就通过各种法案绕开了和平宪法的限制。从《周边事态法》到《存亡危机事态法》,一步步把“专守防卫”变成了可以先动手的借口。2025年的时候,首相高市早苗直接说台海问题关系到日本的存亡,宣称自卫队能行使集体自卫权,外相也说这符合法律规定。这种对法律的刻意解读,就是为军事干预找合法理由,等出兵能被说成是“保护国家”的时候,右翼发动战争的冲动就有了制度上的出口。还有日美同盟的关系,现在两国绑得越来越紧。美国搞“印太战略”,需要日本承担更多安全责任,2025年的日美安保会议甚至把台海纳入了协作范围。驻日美军和日本自卫队经常一起军演,日本还专门设了协调部队和美军配合,形成了美军撑腰、日军冲锋的模式。有了美国的支持,日本不用怕单独行动的风险,反而把这种同盟关系当成了出兵的安全网,胆子自然大了很多。另外,地缘利益和国内政治也在推着日本往前走。日本把台海当成自己的经济生命线,既需要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又离不开宫古海峡这些航运通道,觉得中国统一会威胁到它的核心利益。同时,日本国内问题不少,人口越来越少、经济一直没起色、国债还特别高,右翼势力就想通过炒作“中国威胁论”转移国内矛盾,靠军事扩张来凝聚民意、巩固政权。这种既有利益诱惑又有政治算计的情况,很容易让国家愿意冒风险。历史已经告诉我们,战争会不会发生,从来不是看有没有胆量,而是看有没有足够的实力、制度上的纵容和利益上的诱惑。日本从扩军、松绑法律到绑定美国,一步步做的这些事,不是不敢出兵,而是在为出兵做准备。低估这种风险,就是忘了历史教训,也忽视了现实的威胁。我们当然要对自己的实力有信心,但更得保持清醒,只有建立起常态化的威慑体系,让日本清楚知道出兵只会惨败,才能真正阻止战争风险,那些“绝对不敢”的盲目乐观,反而可能会出现问题的。
国家好心提醒,近期不要去日本旅游,结果想到有一大波人急眼了,说自己就要去。这种情
【9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