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三国,已经从“一强两弱”,变成了“两强一弱”。俄乌战争还没开打之前,全球公认的三大强国是美国、中国、俄罗斯,被称为五常中的“上三常”。 回想2022年2月24日之前,世界公认美国、中国、俄罗斯是安理会五常里的“上三常”,这仨国家在全球事务中分量最重。美国那时候稳坐头把交椅,军费开支高居世界第一,2021年就达7780亿美元,全球军事基地上百个,美元霸权让它在经济上呼风唤雨。 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2021年GDP约17.7万亿美元,正加速追赶,制造业产值占全球近30%。俄罗斯虽经济规模小点,2021年GDP1.8万亿美元,但能源出口和核武库让它在安全领域有底气。仨国家各有绝活,美国科技军工领先,中国经济活力四射,俄罗斯资源战略稳固,形成“一强两弱”的基本盘,中俄相对美国弱些,但谁也别想轻易撼动。 这格局看着稳当,其实暗流涌动。美国靠盟友网络和创新驱动,北约框架下军力投射全球,中国则通过改革开放深耕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拉动沿线合作,俄罗斯守着欧亚能源要道。国际舆论常说,五常上三常把持大局,美国是老大,中国俄跟在后头,但中俄的“护身符”——中国产业链和俄罗斯资源——让美国想一手遮天也得掂量。话说回来,这“一强两弱”不是天生的,而是冷战后积累的结果,美国单极时刻耀眼,中国从贫困落后起步,俄罗斯苏联解体后重塑。 转眼俄乌冲突爆发,俄罗斯一下子陷进泥潭。西方制裁来得猛,SWIFT系统封堵金融通道,冻结超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欧洲天然气进口锐减,俄罗斯能源出口2022年对欧下降40%。经济上,2022年GDP实际增长3.6%,但军事消耗巨大,军费从661亿美元飙到2023年的1090亿美元,占GDP6%以上。 坦克导弹库存见底,老旧装备被迫上阵,2024年军工产能虽提速,每月产250000发炮弹,但整体后劲不足。通胀一度到7.4%,卢布汇率波动,民众生活压力增大。俄罗斯从能源大国变身“打折供应商”,石油对华印出口激增,但全球地位下滑明显。 相比之下,美国没闲着。2024财年国防预算达8860亿美元,占全球军费近40%,航母战斗群照旧巡弋南海,SpaceX星舰测试频频,AI芯片英伟达垄断市场。经济虽通胀高企,2023年CPI达4.1%,但军工复合体赚翻,援乌“标枪”导弹订单满天飞。两党虽扯皮,但科技霸权稳如磐石,2024年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话说,美国这“肌肉”练得结实,盟友北约军费总和超1万亿美元,围着俄罗斯转圈。 中国这边,稳扎稳打,专注高质量发展。2023年GDP增长5.2%,达17.89万亿美元,2024年保持5%左右,工业增加值同比4.6%。全产业链优势凸显,制造业占全球35%,比亚迪电动车出口全球,华为Mate 60自研芯片重返市场。 军事上,福建舰2022年6月下水,2024年海试电磁弹射成熟,东风导弹精度提升,055驱逐舰编队常态化。军费2024年约3140亿美元,PPP调整后达5410亿,装备水平达美42%。一带一路合作深化,2024年中俄贸易额2448亿美元,能源进口俄罗斯占大头,中国成稳定伙伴。 如今看,三国格局已变“两强一弱”。美国军力仍首,中国经济科技紧追,2024年PPP GDP中国35.29万亿超美28.78万亿。俄罗斯常规力量跟不上,军费1459亿美元排第三,核武虽保底,但经济依赖能源,盟友圈小,只白俄罗斯中亚几国。以前中俄能美间玩平衡,现在俄罗斯更靠中国,2024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升级,共同维护欧亚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