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一个商场做活动,摆出个躺平比赛,地上铺床垫,人上去就躺,能翻身能看手机,坐起来不行,离床不行,上厕所也不行,最后一个小伙子躺了三十三个半小时,纸尿裤一直穿着,领到三千块奖金,现场人群围着看,表看是躺着休息,细看是持续不动的耗时挑战,气氛安静里带着紧绷的专注感。 刚开赛报名不少,有人说这项目看着像是轻量的体验,躺一躺领个奖,实际一躺上去,姿势调整有限,规则管着,手机成了打发时间的工具,耳机里音乐循环,视频看多了也开始疲劳,躺着的时间往外延,体感从松到紧。 前几个小时还顺,聊天刷屏,时间像被切碎地过,半夜到了,腰那块开始僵,腿麻的点位换来换去,枕头挪靠背靠,哪一侧都不持久,躺着比站着更考验耐性,闭眼想睡又睡不实,睁眼看屏幕发热,水杯用吸管放旁边,小口慢喝,手臂抬久了又酸。 商场中途插了个环节,主持人喊举手抬腿,保证比赛不是完全静态,一组一组做动作,床垫轻微晃动,有人做完两轮感觉腰支撑不住,向工作人员示意退出,护栏开口让出场,躺着的队伍一下少了几个位置,观众转移视线到耐得住的那几位。 小伙子那边节奏稳,第一天下午躺上去,第三天凌晨还在垫子上,人不多话,纸尿裤解决生理问题,吃饭喝水都平躺进行,手机从视频换到听书,又切到简单游戏,眼睛酸了放远看天花板,怕停下来思绪乱飘,就把注意力挂在屏幕和呼吸上,一次次把念头拉回来。 后来接受采访,他说身上各处的反应能抗一抗,心里那种来来回回更费力,脑子里两条线打架,一条说再过一会儿就到节点了,另一条说站起来也就到头了,不停给自己设小目标,十分钟十分钟地过,听工作人员报时,调整节律,靠这种方式维持状态。 评论区有人算了时薪,三千除以三十三点五,九十左右一小时,觉得这个数字放在体力和注意力的消耗上不低也不高,有人提到纸尿裤这件事对心理是个关口,持续躺着对习惯的打破很明显,还有人说这类比赛看重坚持,过程看似简单,实际细节密集。 活动看起来轻松,条款细看是严格的停留和限制,时间拉长,身体会给信号,肩颈到腰背到腿脚,哪部分先出现不适就转移重心,心态跟着节奏走,外面有人拍照有人聊天,里面的人听到笑声也不被带走,继续在自己的小范围里处理。 小伙子拿到奖金那一刻起身缓慢,腿有点不稳,扶旁边的栏杆站直,工作人员递水,他点点头,现场掌声给到,他脸上带着松下来的表情,像是把一件持续的事情完整收尾,走到旁边坐着休息,看手机消息,朋友问到情况,他回了几句。 这事里最显眼的点不在躺了多久这个数字,在把目标放那儿不挪的执行力,三千这个数有人觉得普通,有人觉得正好,他把过程做完,按规则把每一步走到位,这种耐得住的劲儿放在别的项目里也能用得上,学习也好工作也好,一段时间一段时间地推进。 给准备参加类似活动的人一个提醒,看着省力,细节里是时间和心态的消耗,身体能不能适应,心理能不能稳住,提前做个预判,睡眠前一晚调整,补水安排好,和组织方确认安全和补给,把自己的界限设清楚,到点就停,把健康放在前面。 你们心里怎么衡量这三千块的价值,数字摆在那儿,过程摆在那儿,各自的选择各自的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