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打下去,俄罗斯就无法收场了!俄乌冲突,我们发现,俄罗斯经常大规模空袭,而乌克兰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11-19 10:54:21

再打下去,俄罗斯就无法收场了!俄乌冲突,我们发现,俄罗斯经常大规模空袭,而乌克兰现在已经无力发动大规模反击,不是因为俄罗斯太强大,而是因为乌克兰缺乏优秀战士,这才是真相。 2025年11月的俄乌战场,俄罗斯的空袭强度达到了冲突以来的新高峰。   11月14日这天,430多架无人机裹挟着18枚导弹扑向基辅及乌克兰南方城市,能源设施被炸开缺口,居民公寓楼燃起浓烟,至少8名平民丧生。   黑海边的乔诺莫尔斯克也未能幸免,两枚导弹直接命中居民区,2人当场遇难。   乌克兰空军虽紧急起飞F-16拦截,声称大部分来袭目标被击落,但散落的残骸仍砸毁了大量建筑,街头随处可见燃烧的废墟。   俄罗斯国防部随后回应,这是对乌克兰此前袭击俄境内目标的报复,高精度武器专门瞄准了军事工厂和能源补给线。   而就在三天前的11月11日,哈尔科夫和敖德萨的铁路枢纽、电力设施已遭无人机洗劫,多名平民受伤,部分铁路干线陷入瘫痪。   俄罗斯显然在执行“冬季窒息战”,伊斯坎德尔导弹和滑翔炸弹精准打击,就是想在寒冬来临前切断乌克兰的能源和运输命脉。   反观乌克兰的反击,仅仅是用少量导弹袭击了俄罗斯边境油库,规模和破坏力根本不在一个层级。   所有人都以为是俄罗斯军力碾压,其实真相藏在乌克兰的兵源困境里。   2025年的乌克兰军队,早已不是两年前的模样,前线每公里防线只剩4到7名步兵驻守,这样的兵力密度连基本防御都难以维系。   俄罗斯这边,普京通过多轮动员征召了上百万兵力,即便损失惨重,补充速度也远超乌克兰。   而乌克兰自2022年动员百万兵力后,新兵源几乎枯竭,大量年轻男性想方设法逃离国土。   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9月仅一个月,就有7.9万乌克兰人获得欧盟临时保护,其中绝大多数是18到24岁的青壮年。   德国总理默茨都忍不住喊话泽连斯基,“乌克兰需要这些年轻人”,因为德国已接收超过120万乌克兰难民,其中不乏本该扛枪的适龄男性。   基辅市长克里奇科直言,兵源短缺让乌克兰在局部战场面临8比1的兵力劣势,俄罗斯的摩托化步兵小队就能轻易突破防线。   更致命的是,乌克兰的征兵乱象丛生,街头抗议时有发生,逃兵案件已累积数万起。   泽连斯基曾试图动员18岁高中毕业生入伍,承诺服役一年给100万格里夫纳津贴和无息房贷,却被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戳穿“这就是张单程票”。   这些仓促入伍的新兵,几乎没有时间接受系统训练,拿着西方援助的先进武器却不会维护,很多装备只能闲置在仓库。   其实,乌克兰的困境从来不是缺武器,而是缺能熟练使用武器、愿意坚守战场的优秀战士。   00后作为乌克兰人数最少的一代人,大多对当前的国家意识形态持怀疑态度,他们宁愿冒着风险逃离,也不愿签下可能要命的征兵合同。   西方的军事援助再慷慨,没人操作也只是一堆废铁,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能稳扎稳打推进。   2025年11月,俄军在扎波罗热拿下里夫诺皮利亚和马拉托克马奇卡两个村庄,在波克罗夫斯克逼退乌军,尽管今年已损失33万兵力,仍多占领了59平方英里的土地。   但俄罗斯看似占优,实则早已陷入无法收场的泥潭。   军费占GDP的10%,卢布汇率波动剧烈,通胀高企,这种军备竞赛式的消耗正在重蹈苏联的覆辙。   占领的19%乌克兰领土,尤其是顿巴斯煤矿和扎波罗热核电站,需要大量兵力驻守,成了沉重的包袱。   更危险的是,俄罗斯年轻人也在悄悄外流,社会隐性压力不断累积,只是被战争状态暂时掩盖。   双方的谈判条件更是天差地别,俄罗斯要乌克兰承认占领区、中立化、大规模裁军,乌克兰则坚持要俄罗斯撤出包括克里米亚在内的全部领土。   专家预测,2025到2026年大概率是僵持局面,即便特朗普上台推动和谈,巨大的分歧也难以弥合。   战争打到这份上,早就没有赢家,俄罗斯的“稳扎稳打”是用经济和人口消耗换来的,乌克兰的“顽强抵抗”则面临无兵可用的绝境。

0 阅读:76

猜你喜欢

紫蓝谈社会趣事

紫蓝谈社会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