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中日一有冲突的时候,在中国的日本人没听说抢着回日本的,起码表面上看,依然该干嘛干嘛。 但在日本的中国人都纷纷要回国内,生怕被日本人打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并不是偶然,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现实因素在推动。 先说说在日华人的 “回国慌”,真不是瞎担心,是每天都要面对的现实压力,一层层压得人喘不过气。最头疼的就是签证那事儿,平时更新还挺顺,一到局势紧张,就像被卡住了脖子。 日本入国管理厅的规矩明里没改,暗里却严得很 — 之前有个在东京做技术的华人说,2023 年钓鱼岛那事儿一升温,他续签证时,要交的材料比平时多了三倍,还被约谈了好几次,问他有没有跟国内企业来往,生怕他 “带技术回去”。 这种情况不是个例,每次关系一紧张,华人签证的拒签率就往上蹿,十个申请里就多一两个被打回,审查时间也能拖到平时的一倍多。 对于在日本讨生活的人来说,签证就是 “饭碗保障”,一旦卡壳,工作、租房全受影响,可不就得想着赶紧回国避险吗 工作上的委屈也不少。日本缺劳动力,平时华人在餐饮、工厂、服务业都很吃香,但这种 “需要” 根本不牢靠。 局势一紧张,有些老板就开始 “悄悄变脸”,大阪有家餐厅,之前招了好几个华人服务员,2022 年贸易摩擦那阵,突然以 “经营不好” 为由辞了 7 个,其实就是怕顾客看到华人不开心; 还有东京的精密工厂,直接把华人技术工从核心生产线调去打杂,说什么 “要保密”,说白了就是怕担风险。 租房更是难上加难。平时找房就不容易,一到冲突时期,房东一看是华人,哪怕条件都符合,也会找借口拒绝,说 “怕局势不稳定惹麻烦”。 更让人没底的是,遇到事儿没地方找人帮忙。日本右翼分子一借题发挥,华人就容易成目标:横滨中华街有人发传单,让大家别去华人开的店; 京都有留学生宿舍接到匿名威胁电话,报警后也没下文。在日本,没人会主动护着少数群体,这些糟心事只能自己扛,越想越慌,自然就想回国有家人朋友陪着。 再看在华日本人,他们的 “稳”,全是有实实在在的靠山撑着,根本不用怕。首先是他们的工作太关键,没人敢动。 在华的日本人,七成以上都是日企的高管、技术专家,不是来打零工的。就说汽车行业,丰田、本田在华的工厂,核心技术团队全是日本人,这些工厂造的车,要卖到全世界去,一旦这些人走了,工厂就得停工。 这可不是小事,不仅日企赚不到钱,中国这边上下游的零件厂、组装厂也得跟着歇业,好多人要失业。这种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的关系,让他们成了 “重点保护对象”,哪怕局势再紧张,也没人会找他们麻烦,没必要撤。 而且中国的规矩摆得明明白白,保护外国人的合法权益。 有《外商投资法》挺着,谁敢随便欺负在华的日本人?局势一有波动,地方政府就会主动上门慰问,告诉他们 “有事找我们”,还会跟日企协会对接,开通紧急电话。2022 年贸易摩擦那阵,苏州、广州的日企园区,政府都专门去承诺过安全,让他们放心。 反观日本,华人遇到租房歧视、工作被辞,只能自己扛,两边的保障差得不是一点半点。还有一点很重要,在华的日本人好多都在这儿扎根了,不是临时落脚。 他们举家过来,孩子在国际学校上学,家人在社区里熟门熟路,平时逛街、买菜都跟本地人一样。 对他们来说,中国就是第二故乡,冲突带来的只是短期波动,要是撤回国,工作没了、生活节奏乱了,损失太大,还不如留在这儿稳当。另外,两边的信息获取也不一样。 在日华人大多靠社交平台、华人社群打听消息,一有风吹草动,负面消息就传得飞快,越看越焦虑;而在华日本人都是通过企业、领事馆拿官方消息,知道局势再紧张,也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自然就不慌。 说到底,这种 “撤离反差”,根本不是胆子问题,而是 “底气问题”。 在日华人是单打独斗,要面对签证、工作、安全的多重压力,没个靠谱的保障;而在华日本人,有产业链绑着、有法律护着、有稳定的生活根基,根本不用怕。 这背后,藏着中日经济的深度绑定,也藏着两个社会对 “外国人” 的不同态度,看似是个人选择,其实全是现实推着走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