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子会不会道歉,如果不道歉,那么他们必然想在光刻胶上打主意! 半导体材料光刻胶,日本企东京应化TOK、JSR、信越化学、住友化学这几家合计占据全球90%以上市场。 日本这几年在国际事务中频频配合美国的战略动作,尤其在高科技领域,一直在试探底线。道不道歉其实是表面功夫,真刀真枪的较量,还是要看它们是不是又想在关键材料上做文章。 光刻胶这个材料可能很多人不熟,但它在半导体里的地位跟粮食在厨房差不多。全球绝大部分的高端光刻胶产能都集中在日本几个企业手里。 比如东京应化、JSR、住友化学这些名字,在专业圈子里都是老大哥级别的存在。尤其是最先进的EUV光刻胶,日本企业基本就是垄断地位。 这种垄断一旦被当成政治筹码,那后果就不是涨价那么简单,而是直接掐住命门。回头看这几年,中国在半导体领域一直在做自立自强的事。 我们早就意识到不能把供应链命脉交在别人手上,所以像南大光电、彤程新材这些企业才会加快技术突破和量产进度。特别是在KrF、ArF这些中高端光刻胶领域。 国内企业已经从“能做”逐步往“做得好”靠拢了。虽然和国际最顶尖的还没完全持平,但起码已经不是当年的“差距像天和地”了。 如果日本真打算借光刻胶卡脖子,那很可能会重蹈它当年对韩国那一招的覆辙。2019年日本对韩国限制三种关键半导体材料出口。 结果逼出了韩国本土替代进程,三星和SK海力士也没因为这事倒下。反而是日本企业自己丢了市场份额。现在如果对中国也来这一套。 估计只会加速我们国内光刻胶的研发进度,甚至可能让原本还不急着攻克的技术,变成必须全力以赴的战略任务。 更关键的是,日本真要这么干,那中国的反制也不会是嘴上说说。稀土、钨这些稀有金属资源,中国是全球供应的中坚力量,尤其在稀土提纯和加工方面的技术优势全球领先。 如果光刻胶成为博弈的筹码,那稀土也可能变成反制的利剑。你掐我脖子,我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中日之间的产业依存度比很多人想象得要深,谁动手都要掂量后果。 问题是,日本为什么会不断配合美国做这些冒险的事?一方面当然是历史包袱和战略选择,另一方面也是它想在全球高科技产业链中巩固自己位置。 但问题来了,时代已经变了,现在不是冷战年代,也不是谁掌握技术就能永远说了算的时代。中国这几年国家层面不断出台支持半导体的政策。 比如“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还有对半导体企业的税收减免、融资支持等,都是实打实的利好。 一旦产业链补齐,真正吃大亏的可能正是那些妄图通过封锁来维持垄断地位的国家。再说句现实点的,就算日本真在光刻胶上做文章,那也只是短期干扰。 中国的市场体量和政策执行力决定了一旦形成共识,技术突破是迟早的事。光刻胶要的是时间和资金,偏偏这两样我们不缺。 而日本企业的技术优势,反而可能因为一次错误的选择,被后来者一步步蚕食。就像当年诺基亚没看懂智能手机趋势一样,技术领先也可能转眼就被时代淘汰。 更何况,现在全球产业链正在重构,大家都在考虑“去风险”,而不是“去中国”。日本如果跟着美国在敏感材料上做文章,就等于把自己置于一个既得罪中国市场。 又无法长期维持技术封锁的尴尬位置。而中国一旦完成光刻胶的自主替代,那日本这些企业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小日子会不会道歉,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是不是又想拿光刻胶当成筹码。如果真这么干,那很可能就会像当年对韩国那样,偷鸡不成蚀把米。 中国不怕封锁,怕的是对手不认真。真要逼急了,中国半导体可能会迎来一场意外的加速。而日本企业,要么选合作共赢,要么就准备面对一个不再需要他们的中国市场。 赌三十年国运这种事,历史上有人试过,但结局从来都不太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