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 日本最新通报 原定于11月25日访问东方大国的日本企业访问团,已经取消或推迟。 访问团成员来自20多家日本知名企业,包括丰田、索尼、松下、日立等,计划在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与东方大国企业洽谈合作。 这事儿乍一看是经贸活动的临时变动,仔细琢磨就会发现,背后藏着中日关系近期的明显降温,核心问题出在日本政府的一系列错误操作上。谁都知道,企业合作最讲究稳定的氛围,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踩了红线,11月7日在国会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可能让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这番话直接违背了一个中国原则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也彻底破坏了双方合作的基础。 中方的反应迅速且坚决,不仅召见日本驻华大使严正交涉,国防部更是正告日方“胆敢铤而走险必将碰得头破血流”,还提醒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在这样的外交氛围下,原本敲定的合作行程自然难以顺利推进,毕竟没有哪个国家会在核心利益被挑战的情况下,还能若无其事地谈合作。要知道,这个访问团不是小打小闹的商务考察,成员都是丰田、索尼这样的日本行业巨头,涉及的新能源、半导体领域,正是两国产业链互补性最强的板块,背后牵动的是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合作商机。 日本企业其实心里比谁都清楚,中国市场对它们有多重要。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日企都把中国当成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丰田的新能源汽车、索尼的电子元器件,很大一部分产能和销量都依赖中国市场和供应链。更关键的是,日本企业在稀土精炼、芯片关键材料等领域的依存度极高,80%的稀土精炼产能靠中国,镓这种核心材料的对华依存度更是高达98%。本来这次访华,也是想进一步深化合作,既解决自身供应链的痛点,也借着中国新能源基建的规模优势拓展业务,可没想到被自家政府的政治操作搅了局。 让人费解的是,日本政府一边逼着企业和中国“脱钩”,一边又想让企业在全球市场保持竞争力,这种自相矛盾的操作根本行不通。高市早苗上台后,一直把技术遏华当成核心政策,不仅加码半导体设备的对华出口管制,还推动日企把产能转移到东南亚,目标是降低中国在日企供应链中的占比。可市场规律根本不会跟着政治口号走,中国在成熟制程芯片领域的产能占全球70%,价格还比日本本土产品低15%-20%,日本企业为了生存,只能悄悄加大对华采购量,甚至把二手半导体设备大量销往中国,90%的旧设备最终都流入了中国市场。 这次访问团推迟,受伤最深的其实是日本企业自己。2025年以来,日本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额已经同比下降20%,索尼利润暴跌27%,东芝半导体部门更是直接裁员1200人。反观中国企业,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企业同期营收增长超过30%,国产半导体设备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从28%提升到38%,部分细分领域更是突破60%。 企业要的是稳定的合作环境,市场要的是自由的资源流动,这些都不是政治操弄能改变的。日本政府如果真的为本土企业着想,就该收回错误言论,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回到平等对话、互利共赢的轨道上来。否则,只会有更多的合作机会被错失,更多的企业利益被牺牲。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