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总是敢于欺负中国,再而三的? 毛主席曾经说:日本之所以敢发动侵华战

听春风中洒脱追风儿 2025-11-24 20:41:03

日本为什么总是敢于欺负中国,再而三的? 毛主席曾经说:日本之所以敢发动侵华战争,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中国,因为在日本人的眼中,中国是一个无组织,无纪律的国度,无论是在清朝还是民国政府时期,中国人民始终都是在自己忙于自己的事情。 翻看晚清的史料,就能直观感受到这种“无组织”的状态有多扎心。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日本举国上下拧成一股绳,天皇甚至缩减宫廷开支补贴军费,而清朝这边,北洋水师的军费被挪去修建颐和园,各地督抚还在为地盘和利益互相掣肘。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撞向敌舰的那一刻,身边的友舰有的还在观望,有的竟直接撤离战场。前线士兵浴血奋战,后方的权贵们却还在醉生梦死,这样的局面,让日本看清了清朝看似庞大实则松散的本质,才敢毫无顾忌地挥师南下。 到了民国时期,这种涣散的状况非但没有改善,反而愈演愈烈。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东北军接到的是“不抵抗”的命令,短短数月,东北三省就落入日军手中。当时的中国,各地军阀划地为王,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攻你,全然不顾国家危亡。北平的学生上街游行呼吁抗日,却遭到当局的镇压;上海的工人想组织罢工支援前线,却被帮派和地方势力阻挠。普通百姓心里装着家国,却不知道该跟着谁去反抗,只能眼睁睁看着日军的铁蹄一步步踏进华北。日本军方的档案里曾记载,他们认定“中国缺乏统一的领导核心,民众的爱国热情无法转化为实际的抵抗力量”,这份判断,成了他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底气。 日本的这种判断,并非凭空而来,而是一次次试探后得出的结论。1928年济南惨案发生,日军在济南屠杀中国军民数千人,当时的国民政府却选择妥协谈判,甚至下令军队撤出济南;1932年淞沪抗战,十九路军浴血奋战三个月,最终却因为后援不足被迫撤退。每一次的退让,都让日本觉得中国“可欺”,也让他们的野心不断膨胀。更让人痛心的是,当时的中国,连基本的工业体系都没有,造不出先进的枪炮,连士兵的步枪都要从国外进口,而日本已经建立起完整的军工体系,这种国力上的差距,再加上内部的涣散,让日本觉得征服中国并非难事。 但日本显然算错了一步,他们低估了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时刻迸发的团结力量。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放下分歧携手抗日,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台儿庄战役让日军遭遇重创。从东北的抗日联军到华南的游击队,从城市的工厂到乡村的田野,中国人终于拧成了一股绳。河南的百姓推着小推车为前线送物资,四川的青年争相参军奔赴战场,就连海外华侨也纷纷捐款捐物,支援祖国抗战。这种前所未有的组织力和凝聚力,让日军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他们原本计划“三个月灭亡中国”,最终却陷入了持久战的泥潭。 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百年前那个涣散的国度。我们有统一的领导核心,有强大的国防力量,有团结的人民群众。日本近年来在一些问题上的小动作,看似是“挑衅”,实则是色厉内荏的表现。他们清楚,现在的中国,再也不是那个可以随意拿捏的对象,那些小动作,不过是依附外部势力的投机行为罢了。但我们也必须时刻警醒,毛主席的话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一个民族的强大,从来不是靠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而是靠内部的团结和组织力,这是我们守护国家的根本。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84

猜你喜欢

听春风中洒脱追风儿

听春风中洒脱追风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