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9月,陈诚视察52军时,当着军长梁恺、副军长刘玉章的面,大骂:“你们这

微笑着前行 2025-11-24 21:17:59

1947年9月,陈诚视察52军时,当着军长梁恺、副军长刘玉章的面,大骂:“你们这个军糟糕透顶,是东北最差的一支部队。” 52军的首任军长是黄埔一期的关麟征,关麟征性烈如火,早年在十一师当团长时,和副师长陈诚睚眦不断,闹得势同水火。 这段积怨要追溯到1928年的中原大战时期,当时关麟征在十一师担任团长,陈诚作为副师长,两人因作战部署产生分歧。关麟征主张集中兵力猛攻敌军侧翼,陈诚却坚持稳扎稳打,争执中关麟征直言陈诚“过于保守,错失战机”,这番话让注重权威的陈诚记恨在心。此后两人多次在军事会议上针锋相对,矛盾逐渐公开化,最终关麟征被调离十一师,两人彻底撕破脸。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关麟征升任52军军长,他将自己“勇猛果敢”的作战风格注入部队。52军在台儿庄战役中表现突出,关麟征率领部队顽强阻击日军,打出了“铁血52军”的名号。但因与陈诚的旧怨,这支部队始终未能得到嫡系部队的补给待遇,武器装备和兵员补充都落后于其他中央军部队。 1946年52军被调往东北战场,此时关麟征已升任集团军总司令,军长一职由梁恺接任。由于东北战场局势复杂,加上部队补给不足,52军在与东北民主联军的作战中多次受挫,伤亡惨重。1947年陈诚出任东北行辕主任后,对52军的表现本就不满,再加上对关麟征的旧怨,便有了视察时的当众痛骂。 副军长刘玉章深知其中缘由,他曾试图缓和矛盾,向陈诚汇报52军的实际困难,却被陈诚以“找借口”驳回。梁恺作为军长,更是处境尴尬,他既想改善部队处境,又不敢直接顶撞陈诚。这次痛骂让52军上下士气低落,不少官兵认为这是陈诚在公报私仇,而非客观评价部队战绩。 事实上,52军在东北战场并非毫无建树,他们曾在营口保卫战中成功阻击敌军,为友军撤退争取了时间。但因陈诚的偏见,这些战绩被刻意忽视。关麟征得知此事后,专程致电陈诚,指责他“公报私仇,不顾大局”,两人的矛盾再次升级,甚至影响到了东北战场的整体作战部署。 从这段史实可以看出,个人恩怨往往会影响军事决策的公正性。陈诚作为东北战场的最高指挥官,因与关麟征的旧怨贬低52军,不仅打击了部队士气,也间接影响了战局走向。而52军虽受排挤,却依然在艰难处境中坚守阵地,展现了军人的职责与担当。这种因个人恩怨影响大局的案例,在历史上并不少见,它提醒我们,无论是军事指挥还是日常工作,都应摒弃个人偏见,以大局为重。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8

猜你喜欢

微笑着前行

微笑着前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