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已经寻找暗物质数十年。一位日本科学家认为自己可能已经看到一丝希望 海外新鲜事科普 NBC报道说,宇宙中很少有事物像暗物质这样令人困惑,看不见、又带有奇异特性,被认为构成了星系中大部分物质。理论是这样的:为了让我们目前对物理学的理解能够与观测到的宇宙现象相符,必须存在大量我们看不见的物质。科学家确信这种“缺失的物质”存在,是因为其产生的引力效应非常明显。但人类始终无法直接探测,只能通过间接方式推断暗物质在宇宙中的分布。为海外华人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与分析,更多内容和全文可在蓝天、电报、x查找causmoney,或直接谷歌搜索在暗物质被提出近一百年后,一名日本天体物理学家表示,他可能发现了存在的首次直接证据。这是一种从银河系中心附近区域向外延展、呈光环状分布的伽马射线。“我当然非常兴奋。”论文作者东大天文学系教授户谷友则说。“虽然研究一开始就是为了探测暗物质,但我本来认为成功的几率就像彩票中奖一样。”户谷关于首次探测到暗物质的说法极为惊人,并非所有专家都信服。但这项研究结果发布在星期二的《宇宙学与天体粒子物理学杂志》上,为人类疯狂追寻暗物质的过程提供了新的认识,也揭示了在宇宙中寻找不可见之物的难度。按照NASA的说法,暗物质被认为占宇宙物质的约27%,而普通物质,比如人类、日常物品、恒星和行星等,只占约5%。剩余部分由另一种同样神秘的成分构成,被称为暗能量。户谷的研究,使用了NASA费米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对银河系核心附近区域的观测。这个望远镜专门探测一种称为伽马射线的高能电磁辐射。暗物质最早在20世纪30年代由瑞士天文学家弗里茨·兹威基提出。他在测量大彗星星系团中星系的质量与运动时发现了异常。星系移动得太快,以他的计算本应逃离星系团,但它们却被某种力量束缚在一起。由此产生的理论,提出了一种极其奇特的物质。暗物质之所以看不见,是因为不发光、不吸收光,也不反射光。然而,由于它理论上具有质量,并在宇宙中占据空间,所以其存在可由它对宇宙的引力效应推断出来。为了解释暗物质,人类提出了不同模型。科学家认为,这种神秘物质由特殊粒子组成,行为方式不同于我们熟悉的普通物质。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暗物质由一种假设粒子组成,被称为“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简称WIMPs。这些粒子几乎不会与普通物质发生作用。但当两个WIMP发生碰撞时,可能会相互湮灭,并释放强烈的伽马射线。在研究中,户谷发现强烈的伽马射线辐射,其亮度约为整个银河系亮度的百万分之一。他还发现伽马射线似乎呈光环状分布,覆盖天空中很大的区域。如果这些辐射集中在某一点,就可能意味着伽马射线来自黑洞、恒星或其他宇宙天体,而不是来自弥散的暗物质。“据我所知,没有任何来自宇宙射线或恒星的现象,呈现出像这次观测到的这种球对称形态,以及这种独特的能谱。”户谷说。但一些未参与这项研究的科学家对结论表示怀疑。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教授大卫·卡普兰说,要确定伽马射线是否来自暗物质粒子非常困难,因为关于伽马射线本身还有太多未知。“我们甚至不知道宇宙中到底有多少能产生伽马射线的东西。”卡普兰说。他还表示,这种高能辐射也可能由高速自转的中子星,或者吞噬普通物质并喷射剧烈物质流的黑洞产生。斯坦福大学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研究员埃里克·查尔斯说,即使探测到异常的伽马射线辐射,也往往很难得出明确结论。“我们不了解的细节非常多。”他说。“从与银河系相关的天空大片区域看到大量伽马射线,这种情况本身就很难解释。”波士顿大学天文学与物理学系副教授迪伦·布劳特说,论文描述的伽马射线信号和光环状结构,位于天空中“真正最难建模的区域”。“所以,任何结论都必须极其谨慎。”布劳特说。“当然,非同寻常的结论需要非同寻常的证据。”卡普兰称这项研究“有意思”“值得关注”,但他说他并不完全相信后续分析会证实这些发现。不过他仍然希望科学家未来能够直接确认暗物质的存在。“那将完全改变局面,因为暗物质似乎主导着宇宙。”他说。“它解释了星系的形成,从而也解释了恒星、行星和我们的形成,它是理解宇宙形成方式的关键部分。”户谷本人说,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证明或否定他的说法。“如果正确,这些结果影响太大,所以研究圈内的人会仔细检验其可靠性。”他说。“我对自己的发现有信心,但我希望其他独立研究者能重复这些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