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拒道歉!左宗棠150年前神预言,字字应验! 日本防卫省刚公布了2025年的军费预算,达到八万九千亿日元,这个数字比2010年几乎翻了一倍,连续十年都在增长,没有停下来过,很多人还认为日本是个和平国家,其实它的军事行动早就发生了变化。 2023年他们修改了武器出口规定,允许向美国等盟友出售无人机和巡航导弹,这属于重大调整,此前这些装备都被列为敏感武器,现在直接放开限制,2024年又将F-35B隐形战机部署到位,同时引进了“战斧”导弹,其射程超过一千六百公里,这种导弹能够打击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具备实际作战能力。 2025年初,内阁官房副长官松野博一提到,将来可能会讨论核潜艇技术,这话听起来很随意,实际上却触及了“无核三原则”的底线,虽然还没真正发展核潜艇,但试探的口子已经打开,每年8月15日前后,还有四十多名议员去靖国神社参拜,连续三年人数没有减少,这不是偶然事件,而是政治信号。 日本陆上自卫队去年把"一等陆佐"改叫"大佐",外人觉得只是换个名字,内行明白这是在向旧日军体系靠拢,符号看着不起眼,影响却很大,现在年轻人中对旧日军产生认同的比例在增加,东京大学2024年的调查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 左宗棠在一百多年前说过“畏威而不怀德”,意思是对方强大时就会害怕,对方弱小时就会欺负,现在日本的安保政策也遵循这个道理,它不直接进行硬碰硬对抗,而是通过法律、教育、技术这些方面一步步推进,比如2022年的国家安全战略文件中,明确把中国列为最大挑战,这是有意为之的安排。 教科书的内容也在调整,文部科学省允许七家出版社将“侵略”改为“进入”,“强征慰安妇”改为“动员”,这不是小事,它会影响下一代人对历史的看法,自卫队去年开始参加美国和菲律宾的联合演习,还在南西诸岛部署了部队,这些行动带有实战性质。 三菱重工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正在联手开发新型战斗机,计划在2035年投入使用,这款战机具备对地攻击能力,已经超出了防御性武器的范畴,同时日本加强了与澳大利亚的外交合作,签署了相关协议,并加入北约的“全球伙伴”计划,实质上进入了印太地区的小型北约体系。 日本在核武器问题上的态度比较微妙,官方没有说要拥有核武器,但内部有人在讨论“核共享”,比如让美军在日本部署核弹头,智库也公开建议采用“延迟拥核”策略,意思是先积累技术,等到时机成熟再考虑,日本目前存有四十七吨钚,足够制造六千枚核弹,而且具备浓缩铀的技术储备,这些情况大家虽然不常提起,但心里都清楚。 美国那边也在推进这个计划,2024年的国防法案直接支持日本扩大防卫角色,还允许情报和导弹共享,日本需要在第一岛链扮演火力投射平台的角色,美国则负责躲在后方进行核威慑,一旦台海或南海发生冲突,日本肯定会被推上前线,而且整个过程会披着合法的外衣。 很多人还认为日本是经济伙伴,其实日本的军工产值达到八点三万亿日元,这个数字超过德国,让它成为全球第六大武器出口国,我们民间对日本的好感,有时候被对方拿来当作工具,他们提出“中国威胁”的说法,用来推动自己国内的军费上涨,这种做法很厉害,也很准确。 日本并非立刻要打仗,它的每一步都盘算得很清楚,从法律到教育,从技术到外交,全都在铺路,如果只看表面情况,就容易被带偏方向,它不是突然改变,而是一点一点、一层一层地改过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