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在中方向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致函之后,日方也写了一份信,大概意思就是说中方“反应过度”了,说什么军事透明度,扯什么日本遵守了国际法之类。 说真的,日方这封信递出去的时候,估计心里也门儿清,这玩意儿根本骗不了几个人,说白了就是赶着给自家之前的不当言论圆场。 明明是他们先在公开场合把 “台湾有事” 和自己的军事行动绑在一起,这话一出来,等于把干预的心思明晃晃摆上台面,搁谁看了都得警惕。 结果现在倒好,中方正常表态提醒风险,他们倒先喊起 “反应过度”,这就跟自己踩了线,还怪别人拦着似的,道理上根本站不住脚。 再说说他们提的 “军事透明度”,听着挺像那么回事,可回头看看他们自己做的事,就知道这话多虚。 这些年日本的防卫预算就没停过涨,之前定的 “防卫费占 GDP2%” 的目标,硬是提前好几年要完成,今年申请的预算数字更是创了新高,这都连续十几年往上加了。 不光是砸钱,连以前旧军队的那些称呼都打算捡回来用,明摆着往军事化上靠,怎么不见他们跟国际社会主动说清楚这些计划?倒是对中方的正常反应指手画脚,这双标的本事真是练到家了。 还有所谓的 “遵守国际法”,更像是随口喊的口号。当年签的日中联合声明里,明明写着尊重一个中国原则,这是双方关系的底子。 结果现在呢?之前的言论直接把这个底子给碰了,连他们自己前外务省的人都忍不住说,这是把邦交正常化的基础给打破了。 国际法里最基本的就是不干涉他国内政,可日本倒好,把中国的台湾问题当成自己的安保议题来炒,甚至放出武力相关的话,这哪是遵守国际法,分明是在挑战底线,把承诺当耳旁风。 现在日方这态度也很明显,就是硬扛着不松口,既不撤回之前的不当言论,更别提道歉了。 毕竟之前那番话本就带着拉拢国内保守派的意思,要是现在认了错,等于自己打自己脸,后续的政治立场也没法站稳。 所以他们只能一门心思往前冲,哪怕明知道说出来的理由站不住脚,也得硬着头皮辩解,越辩解反而越显得心里有鬼,欲盖弥彰的味儿都快溢出来了。 其实国际上不少媒体也看明白了这点,有西方媒体直接说,日方这么干纯属没必要搅浑水,本来地区局势就需要稳,这么一闹反而添乱。 还有媒体点破,这就是借着渲染风险,给自己扩军找借口,毕竟这些年日本一直在往军事上使劲,只是需要个由头让这事儿显得 “合理”。这些评价摆在这里,日方再怎么喊 “遵守国际法”,也掩盖不了实际在做的事。 今年刚好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也是台湾光复 80 周年,这么特殊的节点,日方偏偏选在这时候挑动台海局势,很难不让人想起过去的历史。 那些曾经被日本侵略过的亚洲国家,看到现在的动向,心里肯定都绷着弦,毕竟军国主义的阴影不是那么容易散的。 要是日方真有诚意维护地区稳定,就该收敛心思,而不是一边扩军一边喊冤,这种做法只会让周边国家更警惕。 中方致函联合国,本来就是想让国际社会看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明确指出日方言论的风险,这是在维护战后国际秩序,也是在捍卫自己的核心利益。 结果日方不反思自己的问题,反而急着写封信来辩解,这操作只会让人觉得他们是想把水搅浑,让外界误以为是中方在小题大做。可事实就摆在那儿,谁先越界,谁在挑事,明眼人一看就懂。 说穿了,日方要是真打算缓和局势,根本不用费心思写这种辩解信,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撤回之前的不当言论,重新回到之前达成的共识上来。 可从现在的表现看,他们显然没打算这么做,反而一门心思硬扛,觉得只要嘴硬就能蒙混过关。但这种做法根本不顶用,只会让中日关系更紧张,甚至给整个东亚地区的安全添风险。 毕竟,靠嘴硬掩盖不了实际行动,真要是碰到底线,最后只能是自食恶果。国际社会都在看着,日方到底是想维护和平,还是想走回头路,时间长了自然会有公论。 要是日方继续这么耗下去,最后只会让自己陷入更被动的局面。毕竟中方的立场很明确,核心利益绝不让步,该提醒的风险一定会说清楚。 而日方这种 “有错不认错,还怪别人反应大” 的逻辑,不光说服不了国际社会,反而会让自己的信誉越来越差。到时候别说推进所谓的 “安保合作”,就连基本的双边信任都得打折扣,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说到底,处理国际关系讲究的是实事求是,是守承诺、讲底线。日方要是真明白这个道理,就该早点收起那些辩解的心思,踏踏实实回到对话轨道上来,而不是继续在错误的路上走下去。 不然的话,就算写再多信,说再多 “反应过度”“遵守国际法” 的话,也改变不了事实,最后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被动,这又是何苦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