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他的儿子刘罗锅,刘统勋的名声肯定是相差甚远,但是,只要是描写乾隆朝,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他却是绕不开的人物,就我来看,他一生的功绩,要比那刘罗锅要高出许多。有清一朝历12帝,共有8人荣获文臣之最高谥号“文正”,这其中就包括刘统勋。
当然,这8人中绝大部分也名不副实,如那汤斌和杜受田等人,有几人识得?最名至实归的,除刘统勋外,唯有曾国藩。连入享祖庙的张廷玉和“裱糊匠”李鸿章都无缘得此荣耀,他儿子刘墉那么大的名头,也只得了个“文清”的谥号,说明刘统勋在当时是很被看重的。
现在以刘统勋为主角的电视剧很是不少了,热播的《天下粮仓》和《天下粮田》都近乎正剧,塑造一个正直为民的清官形象,即使那搞笑的《大清官》,也通过娱乐性的传奇,将他的爱民之心附加在机智风趣之上,让观众在一笑之后,对他有更多的感悟和认识。
刘统勋,字延清,号尔钝,山东诸城人;雍正年进士出身,历任刑、工、吏等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及军机大臣等要职,75岁时猝逝于上朝途中,追授太傅,谥号文正。
他生于陕西羌州,即今紧邻我们广元的陕西宁强,家庭乃正宗官宦之家,父、祖皆是进士,他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25岁便轻取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并在南书房行走;及乾隆即位,得以重用,先为刑部侍郎,后为左都御史,相当于中纪委书记了,主要负责监察朝廷官员们的言行。
作为一名新进之士,他敢于直言,上任伊始便将矛头直指当时的权臣讷亲和皇帝最信任的宠臣张廷玉,虽然没有达到他预期的效果,但是,乾隆却将他的奏章公示作为楷模和示范,让百官效仿,自此,刘统勋声名大震。
这时的刘统勋可以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弄不清楚庙堂上的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理不顺盘根错节的连带渊源,他的勇气,换来的只是乾隆轻飘飘的一句话。“朕思张廷玉、讷亲若果擅作威福,刘统勋必不敢为此奏。今既有此奏,则二臣并无声势能箝制僚寀可知,此国家之祥也。”刘统勋的一生其实是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惩治贪官,二是整修水利,前者是在左都御史任上,后者是他出任了漕运总督,开始负责督修河道的工作。
漕运总督是权力极大的特殊官员,地位同两江总督不相上下,主要负责两江、两淮等地的河务,经手的银两钜万,有清一朝在此任上翻船之人甚多,一方面是整修水利是件很困难之事,另一方面则是每天这白花花的银子在眼前经过,难免不会对此起歹猫儿心肠。
刘统勋是一等一的清官,又是一等一的能臣,他在治理河务时,从考察到治理方案的出台,从组织人力修堤到物资的筹集,甚至民工的吃喝拉撒,都亲力亲为,一一安排妥当,所以,在他领导下的治理水患是卓有成效,多次受到乾隆的嘉奖。“遇事既神敏,秉性原刚劲。进者无私感,退者安其命。得古大臣风,终身不失正。”
这就是乾隆皇帝对他的评价。在治理水患、整修河务的同时,必然会牵出一大串的贪官污吏,他对此是深恶痛绝的,遂在皇帝的支持下,雷厉风行,严惩不贷,罢免和斩杀了一大贪墨官吏,大大扭转了多年河工中存在的公然贪污风气,同时对浪费现象也有所扼制。
刘统勋是位治世能臣,他在河工位置上可以说占据了出仕的一半的时间,长达三十年余之久,他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治理河道,他的命运也同水利息息相关。在大清朝,漕运和水利都是国家大事,也是最高统治者头痛不已之处,而刘统勋在这么长时间中,以其高尚的人品和同现实紧密结合的实践,为大清帝国的长治久安提供了保障。他后来在半百之后,又亲自率领勘测队伍,进入人迹罕至大漠深处,历经六年时间,编撰出了《西域图志》,成为我国最早的新疆地域全图。
刘统勋是一位刚毅正直的朝臣,比起儿子刘罗锅来,也许没有那么风趣和机智,《大清官》是戏说,不能当真,他一生所为,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业,平凡无奇,但是,作为一名朝廷的一品大员,一生不图名图利,心系水利,为整治水患花费了毕生的精力。
做这样的事,自然比不得那些宫斗的狗血,没有那么吸睛,但却是朝廷的命脉所在,在他身上体现的则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不朽之精神。“岱色苍茫众山小,天容惨淡大星沉”,这是纪晓岚写的一幅挽联,刘统勋的死显得有些悲壮,他是在上朝时去世的,当轿子抬到宫门时,他已在轿中昏迷,乾隆急招御医,可惜为时已晚,回天无术,刘统勋竟逝世于辛勤工作的路途中。
他为官清正廉洁,深受皇帝赞许,在他逝世后,乾隆帝亲赴其家中凭吊,因门小,轿不得进,遂折其轿顶方得入,其家居简朴,居一品之位而俭朴如是,实乃世所罕见,故而乾隆悲痛不已,史载:“上临其丧,见其俭素,为之大恸。”及至回跸至乾清门,依然悲伤,流涕谓诸臣曰:“朕失一股肱!”既而曰:“如统勋乃不愧真宰相,汝等宜法效之。”可见对刘统勋的评价之高。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刘统勋活动轨迹主要是在乾隆一朝,虽说他深得乾隆信任,“以决疑定计见契於高宗”,但他在乾隆身边,也是如履薄冰。他治过水,从过军,他也下过大狱,被抄过家,但是,他就凭着一腔正气,一颗为公之心,不改初心,一心为民,一生无怨无悔,兢兢业业,好在乾隆还不是个昏君,不然,人头不知落过几遭了。
刘统勋是清朝著名的清官,值得一提的是,这同他整个家庭的家风密切相关,有清一朝,刘氏家族共有两百多人在朝为官,却无一人是贪官,这不仅在清代,在中国历史上怕也是空前绝后的,常言道“十官九贪”,所以,刘氏家族的清廉之风,说个奇迹当不为过。
他在乾隆朝为官多年,主持过多次乡试和会试,按当时的座主门生制,他的学生可谓是桃李遍天下,后来名满天下的状元王杰、名将阿桂、第一才子纪晓岚、史学家赵翼、铁面御史钱沣、帝师朱珪等等,都出自他门下。作为进士出身,他一生留下的诗文却很少,但是,他却是《四库全书》的总编撰,也是大清第一才子纪晓岚的恩师,他的书法乃是一代极品,在《大清官》中,他能直言乾隆的书法一般,这虽有戏说的成分,但却也并非空穴来风。
相比清宫剧中热闹的场面,那和珅,纪晓岚,刘罗锅等人,风光无限,而刘统勋则显得落寞了许多,一生也无多少亮点示人,而他所做的事,却是关乎大清根基。正因为如此,这位清朝的第一汉人宰相,今天知道他的人并不多,这在当今荧屏以娱乐为主的年代,很是正常,但,刘统勋实在是个不能忘记的人,与其看那些八卦的电视剧,倒还真不如看看《天下粮田》和《天下粮仓》,认识一下这位清正廉洁、秉公无私的诤臣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