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中间。
前言
谁都希望长眠之地能够永久安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城市的发展,不少的人在去世之后,选择买下一个墓地,以确保自己的身后事。
但你可曾想过,如果几十年后子孙不愿续费,你的墓地会怎样?
然而,网上也流传出这样的一个说法,公墓的使用时间只要20年,时间到了,墓地又会如何处理呢?
20年期限,缴费周期还是使用年限?
谁都希望长眠之地能够永久安息,死后还能在墓园里与先人为伴,还有很多人买墓地时,都以为那块地永远属于自己。
但在网上还有这样的一种言论,就是墓地只可以使用20年,如果是超过了这个时期。
而在没有续费之后,就会变成“无主墓地”,届时还不知道要面临着怎样的的局面。
想必不少的人都听过这样的说法,其实这样的是不太准确的。
并不是说,买下一个墓地之后,只要20年的使用年限,而是国家规定,墓地的维护费用,一次性最高只能缴纳20年。
而在20年之后,在进行续约即可,所以说这20年是一个缴费维护的周期,并不是使用年限。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2018-04-08 ——《公墓只能使用20年? 官方:20年为缴费周期 续费可继续》的报道
你可能还傻傻地以为,买了墓地起码可以用20年,到时再说,其实那只是缴费周期而已。
20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对于逝者来说,或许只是弹指一挥间,可对于生者,却是漫长的等待和思念。
但谁又能保证,20年后亲朋好友是否健在,子孙后代是否还记得?
买墓地时意气风发,想着要风光大葬,等到20年期满,再续费时,却可能囊中羞涩,甚至子孙也难寻。
那口棺材,会不会最后沦为无主之物?里面的遗骨,又将何去何从?
或许,我们该换个角度看待身后事,与其执著于“风水宝地”,不如多想想如何更好地活着。
不过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对身后事的看法也各有差异,有的人可能觉得,死后必须入土为安,才算体面,有的人可能觉得,墓地只是形式,思念才是最重要的。
但无论怎样,生前还是要多考虑后事,尽量做到生死两相宜。
你可能要问,墓地到期后,如果子孙不续费,还能怎么办?
到期续费,钱不是万能的
墓地到期不续费,后果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严重一些,不同地方的做法虽然不尽相同。
在一些地方,逾期不缴费满2-3年,经公示无人认领的,管理方就有权处置骨灰,或深埋,或集中安葬,你在阳间好不容易攒下的一方立锥之地,最后恐怕只能沦为一座无名冢。
即便是在管理较为规范的公墓,到期无人续费的墓穴,也难逃被清理的命运。
他们或许会多次联系家属,苦口婆心地劝说续费,但若确实无法联系到,最后也只能启动无主墓处理程序。
那口棺材,那块墓碑,连同你的姓名和生平,都将化为乌有,再无踪迹可寻。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 2016年04月02日——《公墓只能使用20年?民政部回应》的报道
你可能会疑惑,难道缴一次费,就真的可以高枕无忧了吗?在有的地方,管理方会将无主墓穴中的骨灰盒集中存放,等待家属来认领。
可是,又有多少人会记得,多少年后去找那个落满灰尘的小盒子呢?久而久之,它们的归宿,恐怕也只能是被焚化或掩埋,最后连一捧骨灰都不剩。
造成这种窘境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子孙后代经济拮据,难以为先人长期续费的现实困难,也有观念日渐更新,不再执著传统墓葬的思想转变。
毕竟,随着时代发展,土地资源越发紧张,厚葬久葬的风气已不合时宜,绿色殡葬、生态安葬渐成主流,传统的“入土为安”理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有人或许会感叹,墓地竟然也成了“租赁”,但毕竟公墓也都是有人进行管理和打理的,这也是需要花钱的。
所以到期续约,缴纳一定的管理费用也是能理解的。
墓地到期不续费,看似只是金钱的问题,实则反映了殡葬观念的嬗变,传统的厚葬久葬,固然是出于对逝者的敬重。
或许,我们应该用更开明的眼光,去审视生死,去面对身后事,让逝者得到安宁,也让生者获得解脱。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身后事呢?是任其发展,听天由命,还是未雨绸缪,早做打算?
身后事,还需生前做好准备
有人可能会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切随缘,又何必过于计较?
可是,我们在世时,不也是竭尽全力地生活,力求给自己和家人一个好的归宿吗?既然如此,对于死后的归宿,又怎能掉以轻心?
选择一种节地生态的安葬方式,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树葬、花葬、草坪葬……这些新兴的殡葬方式,不仅环保节俭,而且寓意美好,既能让逝者回归自然,也能为生者减轻负担。
想想看,与其躺在冰冷的墓穴里,不如化作一棵树、一朵花,在阳光下继续生生不息,这样的归宿,不更有诗意吗?
如果实在放不下传统的墓葬,那么将骨灰存放在骨灰堂或塔位内,也不失为一个折中的选择。
相比起购买墓地,骨灰堂的费用要低得多,而且管理更加规范,不用担心到期无人续费的问题。
虽然少了亲自扫墓的仪式感,但只要心中有念,又何须拘泥于形式?
当然,无论选择何种方式,我们都应该尊重逝者的意愿。毕竟,人生在世,谁不希望死后能够得偿所愿呢?
生死大事,自古难全,随着时代发展,殡葬观念和方式也在变化,也许,传统的“入土为安”终会成为历史,但对逝者的缅怀之情不会改变。
文| 论芸轩
编辑 | 论芸轩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