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为老”的种子,十年浇灌开出“馨悦”之花!

西城大妈 2024-05-17 16:34:25

十年磨一剑,在月坛街道木樨地社区,一颗称为“馨悦为老志愿服务团队”的种子,在志愿者们用爱心、热心、无私奉献的精心养护之下生根发芽,成长社区老人们最温馨,最温暖,也是最贴心的守护。

2024年5月9日上午,在木樨地社区的一个小区里,一场庆祝“馨悦”团队组建十周年的庆典正在进行着,身穿橙色制服的志愿者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在人群中穿梭忙碌。这天是“馨悦为老志愿服务队”成立十周年的日子,而为了不负老人们的期待,为了让老人温馨愉悦不再只是一个口号,为了让身上的橙色在木樨地社区发出最热情、最温暖的光彩,志愿者们已经努力了整整十年。

从2014年到2024年,身在其中的队员们也是无限感慨:“一晃十年,当时也没想到能一路坚持,直到今天。”十年努力,十年耕耘,一代又一代馨悦人传承接力,无私奉献,和谐社区、和谐小区、和谐楼宇、和谐家庭,都有着馨悦志愿者们的汗水和身影。如今,这支志愿者团队有注册志愿者88人,平均年龄63岁,绝大多数为退休职工,其中23人荣获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授予的五星级志愿者称号。

小老为大老,十年初衷不改

十年来,通过邻里守望、结对帮扶,“馨悦”为老服务队先后关注了129位独居老人。对突发急症的独居老人,第一时间报告社区,联系家属,协助120等机构紧急救助。这些年,志愿者们已经协同救助了14位老人。

关注社区老人,这是“馨悦”为老服务队最基础的工作,也是队伍成立的初衷。当时,一位独居老人在家中意外离世,时隔几天才被发现……这个意外让大家痛心的同时,也引起了社区的关注,如何才能更好地照顾这些老人,避免这样的遗憾在这个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社区再次发生?在当时的居委会主任孟桂新的提议下,一个名为“馨悦”的为老服务志愿者组织诞生。“馨悦”的队长张小松也是在那时候,与很多志愿者一起加入了“小老照顾大老”的队伍,回忆起十多年前的情况,他们初心不改,“能多关注到一位老人,就比没关注要强点”。

“强点”,为了这简单的两个字,“馨悦”众多志愿者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他们将结对帮扶的老人挂在心间,时时关注着他们的身体健康,生活所需。

志愿者们根据就近原则与需要关注的老人结成一对一的帮扶对子,“就近”是十分重要的原则,“馨悦”副队长鹿和平介绍,这样方便志愿者随时关注老人的状态,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是老邻居,本就互相亲近、互相熟悉,沟通起来更自在,“老人家的心性跟小孩一样,不能因为咱们过度关注给老人造成心理负担。”

没事打个电话问候一下,路过的时候上门看看,遛弯、晒太阳的时候陪着聊聊天,买菜的时候捎带点,这些融入日常的关注,让帮扶成为温馨的陪伴,当然也利于志愿者发现老人的异常,“今天怎么没有出来”“打电话没人接”“好几天没看见老人了,得去看看”,这份用心让他们及时发现了晕倒在家的老人,摔倒在地无力起身的老人……

为了让老人们得到更专业的照顾,“馨悦”为每位关注的老人建立了微信群,里面有志愿者、社工、老人和家属,还有社区卫生站的医生。值得注意的是,每一位老人有两位志愿者同时关注,张小松队长骄傲地说:“这是我们的AB角,一位志愿者有事忙不过来,另一位志愿者立马顶上,要让老人得到不间断的关注,有事情知道找谁并随时能找到。”张小松身穿橙色制服,白色长裤,衣领竖起,说话、做事不改曾经在外企工作时的雷厉风行,“我们要尽量把保护网织得密一点,再密一点。”

组就这层保护网的还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是志愿者的子孙后辈们。志愿者年满75岁后要离队,但是被照顾的老人早已习惯了这些志愿者的陪伴,于是一些志愿者的晚辈就承担起这份责任,“退役”的志愿者成为孩子们的帮手。

这些年,“馨悦”的关注对象也在不断拓展,从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到独居的空巢老人,志愿者还将空巢老人细致地分为单空、双空,方便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志愿服务。

用专业支持的志愿事业

关注老人的基本问题,是“馨悦”的起步,但从不是终点。

2015年,“馨悦”成立了第一个小组——电子服务组,可谓急老人所急。他们教老人使用手机、平板、电脑,帮他们打开了世界的大门,更重要的是方便老人们通过视频的方式与身处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子孙们联系。

他们不仅组织培训,还提供上门服务,一个电话就有志愿者前来手把手进行教学。曾经一个误触,只能看着手机、电脑停摆的困窘,都被志愿者们轻松解决。“我们电子组的王小易退休前是高级工程师,都是专业人才。”这些专业人才因为老人的需求,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广,后来又成立了维修小组,家电、门窗都能修上一修。

2017年,专业性更强的法律咨询组成立。“馨悦”挖来了退休前一直从事法律工作的王敏担任负责人,同时还有法学院毕业的志愿者刘洋和执业律师杨超宇,共同承担起为有需求的老年人解答法律疑难的责任。他们请专业人士在社区开展法律知识培训,组织老年人权益保障讲座,还经常在微信群里推荐一些小案例、法条解释,让老人了解法律知识,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他们也曾协助北京首善为老服务中心,邀请律师和公证人员现场帮助老年人订立遗嘱。提起老人们的具体需求,王敏不改专业人士的严谨,“法律咨询组主要面对的是老人遗产、继承这类问题,具体案例我们可不能说,要保护老人们的隐私。”

相比法律人王敏的干脆利落,精神慰藉组的郑珉也是特点鲜明,她总是认真地看着对方的眼睛,微笑着肯定对方的观点,让人安心与她进行更多的交流。郑珉贴心地说:“也不能说是解决心理问题,会让人有压力,我们通过组织活动,让大家走出家门,经常聚一聚聊一聊,放松下心情。”

每周四定期举办的手工制作、编织插花、健身操手势舞等趣味活动,让老人们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板报宣传、愉悦聊吧,还有在微信群分享心理疏导方面的文章,讲解心理调节方式方法,都为老人们保持心情舒畅、活力健康,提供了帮助。志愿者们不仅多次参与老年人心理问题培训研讨,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还经常邀请北京大学心理学方面的教授开展专题讲座。

十年岁月,“馨悦”发展的越来越好,其中不仅有志愿者们的有一腔热血,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保驾护航。从建立之初,“馨悦”就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工作章程、岗位责任、登记制度……一切行动都有规范。每个月举行的例会,及时解决日常志愿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才华横溢的队友们还撰写了宣誓词、《助老志愿者之歌》。2021年,“馨悦”成立了研修小组,这个小组与其他服务小组作用不同,面对的不是老人,而是团队本身。研修小组对团队服务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参与协调论证,提供政策解析,并学习参考国内外公益组织与社区志愿服务模式经验,对团队组织和制度建设提出设想、建议。“我们这些人会慢慢退下来,但是志愿服务不会停下来,研修小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馨悦’遇到的问题,分析、总结、修正、完善并记录下来,不仅提高我们自身的服务水平,也可以留下宝贵的经验,帮助一代代‘馨悦’人传承下去。”

“十年坚守,也算历经坎坷,我们有过各种各样的困难,队员们也时常争论得面红脖子粗,但是看着这些热心肠凝聚在一起,为了志愿服务各显其能,将我们的‘馨悦’做得越来越好,真是难得。一晃十年,咱们温暖了他人,也照亮了自己的退休生活。”已经“退役”的志愿者们为了十年庆典专门赶到现场,他们感慨,“我们的‘馨悦’一直在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进,希望咱们的‘馨悦’永远在路上。”

“生活有坎儿别担心,

馨悦志愿者来帮您!”

这句流传在木樨地社区的话,

是志愿者们的心声,

也是老人们的信任。

*月坛街道

0 阅读:1

西城大妈

简介:北京市西城区平安志愿者西城大妈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