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时期,朝廷封爵分为皇室爵位、蒙古贵族爵位、外臣功勋爵位,镇国公和辅国公这两个爵位在清朝算是皇室爵位,也就是只能册封给皇室宗亲的爵位,像乾隆时期的名将傅恒受封的一等忠勇公和大贪官和珅受封的一等忠襄公,这都属于外臣功勋爵位,那么问题就来了,皇室专属爵位的公爵和外臣因功受封的公爵谁的权力地位更高一些?
清朝的皇室爵位共分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如八分辅国公、一二三等镇国将军、一二三等辅国将军、一二三等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共十二个等级爵位。
这些爵位中,亲王、郡王、贝勒、贝子这四等都属于是高等爵位,受封者大多是皇帝的叔伯、兄弟、子侄等近亲之人。
镇国公和辅国公又分为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和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这四等爵位,它们属于是皇室爵位中的中等级爵位。
其实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和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四者在收入待遇方面都是一致的,镇国公年收入是700两银子和700斛禄米,辅国公年是收入500两银子和500斛禄米。
四者的区别主要是在身份地位方面,清朝比较注重身份地位的排面,而八分指的就是八种象征身份地位的特殊排面待遇,分别指朱轮、紫缰、宝石顶、双眼花翎、牛角灯、茶搭子、马坐褥和门钉这八种待遇。
在这八种待遇中,朱轮和紫缰指的是马车上的红色车轮和紫色缰绳,奉恩镇国公和奉恩辅国公是可以使用这两样的,而不入八分的镇国公和辅国公就不能使用这两样东西。
宝石顶指的是官帽上的顶子为红宝石顶,清朝的皇室爵位在奉恩镇国公和奉恩辅国公这两个级别以上才能佩戴红宝石顶子,而外臣一品官和公爵都可以佩戴红宝石顶子,而不入八分镇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则只能佩戴外臣二品官的珊瑚顶子。
双眼花翎是指官帽后面插得羽毛眼数,清朝分为单眼、双眼、三眼,数越大代表着身份越尊崇,这是清朝皇室宗亲独有的待遇,外臣想获得资格门槛非常高。外臣只有在立的功勋极高情况下,一般才会被皇帝加恩赏赐戴单眼或者双眼,而在清朝历史上能获得三眼花翎待遇的外臣是少之又少,整个清朝历史上获得三眼花翎待遇的外臣只有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七人。
清朝皇室中亲王到贝勒爵位这一级别的皇室贵族直接就可以佩戴三眼花翎,而贝子爵位到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这一级别可以直接佩戴双眼花翎,不入八分镇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这类封爵级别之下的皇室爵位只能佩戴单眼花翎。
牛角灯属于是晚上照明的射灯;茶搭子有保温热水的功能,就相当于暖壶;马坐褥是骑的马鞍辔下垫的一层褥子,增加坐骑舒适性。这三样是只有奉恩镇国公和奉恩辅国公爵位以上才能享有的待遇,不入八分镇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是不能享受的。
门钉指的是家宅大门的门钉数量,在清朝,身份等级森严,身份不同,家宅大门的门钉数量也是规矩要求的。按照清朝规矩,皇宫中门钉数量肯定最多,是九行九列九九八十一颗门钉,而亲王家的门钉是仅次于皇宫中的数量,是九行七列七九六十三颗门钉,郡王到奉恩辅国公这一级别的门钉数量都是一样的,是七行七列七七四十九颗门钉,而不入八分镇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数量则要比这个少,是五行九列五九四十五颗门钉。
而在门钉数量上,外臣公爵所享受到的待遇和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是一样的,外臣公爵的家宅门钉数量都是七行七列七七四十九颗门钉。而不入八分和不入八分辅国公的门钉数量与外臣封爵中的侯爵待遇一样,外臣侯爵以下的家中门钉都是五行五列五五二十五颗门钉。
所以从这些可以看出,不入八分镇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享受到的身份排面大致与外臣中的侯爵差不多,但是收入却要远高于侯爵。
这就是清朝在收入方面向来以皇室宗亲最为丰厚,清朝的封爵在经济收入方面上是以皇室封爵为尊,其次则是外臣封爵,再其次是蒙古贵族封爵。而在身份地位上蒙古贵族封爵大致与皇室封爵相等,外臣则要略低一些。
在清朝蒙古贵族也有一套与皇室封爵名称相同的封爵,蒙古贵族比清朝皇室封爵多了一个汗王封号,汗王论政治地位要略高于皇室的亲王,但是在收入方面,蒙古贵族可比清朝皇室封爵差远了。
就像蒙古的汗王年收入是2500两银子和绸缎40匹,而皇室的亲王年收入则是1万两白银和1万斛禄米,其年收入要远高于蒙古汗王,按照蒙古汗王的年收入大致与清朝皇室的多罗贝勒年收入差不多,可以想象蒙古贵族的封爵年收入要比清朝皇室封爵差了多少。
在公爵方面,蒙古贵族的镇国公年收入是300两银子和9匹绸缎,这个收入要比清朝皇室的镇国公少了一半多,而外臣的一等公爵位年收入与镇国公是相同的,二者都是700两银子和700斛禄米。
而外臣中的一等伯爵位年收入与辅国公年收入差不多,都是500两银子和500斛禄米,也就是说外臣中的侯爵年收入都要略高于辅国公,收入最少的还是蒙古贵族的辅国公,蒙古贵族的辅国公年收入是200两银子和7匹绸缎,比皇室的辅国公和外臣的一等伯收入要少多了。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清朝的统治者很善于平衡,蒙古贵族在身份地位排面上得到了满足,充分给了他们面子,而外臣功勋则获得了较高的实际收入待遇,这样一来蒙古贵族有了面子,而外臣功勋有了实际利益,二者都得到了满足。
不过,在皇室封爵、蒙古贵族封爵、外臣封爵中获利最大的还是皇室封爵,他们身份地位高,实际收入也高,所以清朝最终还是让皇室封爵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最能说明身份地位高低的还得是看朝会和国家大型典礼上的排班站列,在清朝时期,一些大型典礼的公开活动场合,文武百官和王公贵族都是需要排班站列的,亲王爵位一直到奉恩辅国公这一级别都是站在最靠近皇帝的位置,亲王站位离皇帝最近,按照爵位高低依次排开队列,奉恩辅国公则在队列最末尾。
而不入八分镇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则不能站在王公队列中,他们只能站在八旗中本旗的队列中,这又称为随旗行走。在本旗队列中站队时,也是按照爵位高低排队,但是这时候不入八分镇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就属于本旗中高级别封爵了,因为比他们封爵高的人都站在皇帝后面去了,所以奉恩镇国公和奉恩辅国公属于是凤尾,而不入八分镇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则属于是鸡头。
外臣的队列则是先看爵位高低,再看官职品级高低,外臣封爵最高的一等公站在最前面,也是外臣中距离皇帝最近的,不过即便是外臣中的一等公,他距离皇帝也要比奉恩辅国公远一些。
总之在国家大型典礼活动上,距离皇帝最近的都是那些近亲皇室封爵较高的人,就算是奉恩镇国公和奉恩辅国公站在队伍的最末尾,他们也比外臣一等公和随旗行走的皇室宗亲直线距离皇帝要近一些。
在清朝通常与皇帝血缘关系比较近的皇室宗亲大多都是受封在奉恩镇国公和奉恩辅国公这两个爵位以上。
清朝传承爵位的规矩是世袭递降,即每传承一代人就要降一级承袭爵位,比如父亲是亲王,那么儿子将来继承爵位只能是郡王,通常起始是亲王和郡王的爵位一般世袭降级到奉恩镇国公和奉恩辅国公为止。
所以能传承到镇国公和辅国公这一级别的人基本都是皇帝没出五服或者刚出五服的直系近亲,虽然他们的爵位在皇室爵位中只算中级爵位,但毕竟是皇帝一脉的子孙,因此他们的身份地位自然要比同等的外臣爵位要高了。
再者清朝有着独有的八旗制度,在八旗中有分有牛录来统治旗下人口,皇室近亲大多都会享有旗分牛录待遇,也就是可以参与管理旗内事务。
而虽然镇国公和辅国公爵位不高,但要知道他们也许会有祖传下来的旗分牛录,在本旗内有自己的旗丁和奴隶。
清朝的外臣尤其是在京城的高官,绝大多数都有旗籍身份,假如外臣中的一等公正好是一位辅国公所在旗的旗下属人,即便辅国公不是旗主,他也算是一等公的半个主子。假如一等公又是该辅国公旗分牛录之下的属人,那么辅国公就是一等公的主子了,一等公看到辅国公要下跪请安。这样比喻就能看出来,虽然镇国公和辅国公在皇室封爵中只是中等爵位,其身份地位却要比外臣一等公高得多。
而且镇国公和辅国公死后的丧葬级别和外臣一等公都不同,像乾隆的小舅子名将傅恒,由于他帮助乾隆平定大小金川叛乱、攻灭准噶尔汗国、剿平缅甸边患,为乾隆的十全武功立下赫赫战功,生前获封一等忠勇公爵位,他死后乾隆特意下旨按皇室封爵镇国公爵位举行葬礼,这就说明了在丧葬方面外臣一等公不如皇室镇国公,也体现了二者之间的身份地位高低。
不过在权力方面皇室的镇国公和辅国公可能就不如外臣的一等公了,通常外臣能获封一等公大多数都是立下极大功劳的人,像傅恒这样除了一等公爵位之外,他本身还是首席大学士和领班军机大臣,这可是相当于宰相之职,所以能获封外臣一等公的人,大多都是能出将入相的人,他们必定是很受皇帝信任和倚重,权力绝对要比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代皇帝削弱和打压的皇室宗亲强很多。
清朝的皇室宗亲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代皇帝削弱和打压,最后只剩下崇高的身份地位,权力远不如深受皇帝宠信的外臣。
像乾隆时期的傅恒,还有傅恒的儿子福康安由于父亲的功劳加上自己又帮助乾隆平定台湾、西藏、湘黔苗民等战功,被封为贝子还官至大学士、军机大臣,还有乾隆的敛财小能手和珅,不仅有公爵还有权力很大的官职,所以像傅恒、福康安、和珅这样的外臣一等公,虽然在政治地位上不如镇国公和辅国公高,但其权力以及皇帝的喜爱信任程度要比镇国公和辅国公大得多。
但是情况还很尴尬,这些外臣一等公见到自己的旗属的镇国公和辅国公还得下跪请安,这就是清朝的祖制规矩。不过通常情况下镇国公和辅国公见到这样的一等公给自己下跪请安,也不敢太过傲慢无礼,甚至他们还会还礼,毕竟这些一等公可比他们更受皇帝信任和喜爱。
后来皇帝也考虑到这些尴尬情况,会给立有战功的一等公进行抬旗,即把他们的旗籍抬入到上三旗中。
清朝自顺治亲政之后,就把两黄旗加正白旗收归皇帝亲自统领,这三旗是没有旗主的,旗主就是皇帝本人,因此称之为上三旗。到了康熙时期又规定,上三旗中不得有皇室近亲,即清太祖努尔哈赤一脉的子孙不能在上三旗中,所以就看康熙的儿子们大多都被分到下五旗当小旗主,而一些皇室近亲也在这时候被分到下五旗。
因此上三旗中就意味着没有皇室近亲成员,这也就代表着这些被抬入上三旗旗籍的外臣不需要再按照祖制向八旗中的皇室贵族磕头请安,他们只需要向皇帝磕头请安就行。
不过通常能获得抬旗入籍待遇只限于后妃的娘家族人和立有赫赫战功的功臣,文官通常得到不到这个待遇,就像和珅再受乾隆宠爱,旗籍也没有被抬入上三旗,他见到本旗正红旗的皇室近亲还得请安问好。
所以论政治地位,镇国公和辅国公要比外臣公爵高,但是论权力和皇帝的宠信度,镇国公和辅国公就不如外臣公爵了。
不过,这里面要排除承恩公这个爵位,获封承恩公的人一般都是皇后的父亲、兄弟,属于是外戚成员,清朝为了防止外戚专权,几乎不会赋予外戚太多权力。当然,像傅恒和福康安父子属于特例。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实录》、《大清会典》
文/小岛知风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满清比五胡乱华更恐怖,满族入关,全国大屠杀,没有军饷全靠抢劫吃人。打下中国,血腥 剃发易服,跑马圈地焚书禁学,沿海迁界,以凌迟屠城高压手段统治。倒台后投靠结盟日本继续侵略
在清朝能拿到一等公爵位的,实际上的贡献和影响力,肯定远超宗室国公之类,一般贝勒贝子都没法比。
外臣爵位哪怕是一个轻车都尉都是世袭的,宗室爵位除了几个铁帽子哪怕是亲王也要降等袭爵。
满清宗室爵位限制较严
湖广总督这种封疆大吏
蒙古王有领地收入比亲王高得多。
清代每朝都有十个八个的亲王郡王,但康熙以后能进入中枢的也就一个半个而已,而大臣受封公爵的大部分都是领侍卫内大臣、大学士、军机大臣、尚书这些职务,远不是一般亲王可以比得了的,而且清代闲散亲王见到大学士是要行半跪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