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刮骨疗毒”和夏侯惇“拔矢啖睛”,谁更痛?谁更狠?

畅谈古今事 2020-12-15 15:51:08

痛是一种很难被客观量化的感觉,只能依据人的承受能力主观判断。有的人被刀割了一丁点就疼得直问“我会不会死?”,有的人则表示“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用麻醉!”关羽、夏侯惇这种英雄人物就是后者,他们面对重伤云淡风轻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以至于很多人都好奇他们到底有多痛,他们到底多狠。鉴于,刮骨疗毒太费手臂,拔矢啖睛太费眼睛,就不如借着我局丰富的想象力去比一比关羽和夏侯惇谁更痛?谁更狠?

关羽的痛是肉体的痛

关羽的右臂曾被一支箭贯穿,后来伤口痊愈后,关羽却经常在阴雨天感到骨头疼痛。为此,诊断的医生表示“这箭有毒!必须剖开手臂,刮掉骨头上残留的箭毒。”关羽于是伸出手臂,喝着酒下着棋,让医生刮骨疗毒。

医生帮关羽刮骨疗毒有这一系列过程,首先是切剖,其次是刮,最后是敷药缝合。切剖是用刀刃深入皮肤组织,是与皮肤垂直的一种纵向上的动作,这里的痛是呈面性的。更痛的是刮痛。刮是用刀刃深入皮肤组织,在骨头上进行与皮肤平行的横向上的动作,这里的痛是呈面性,但面积更大。而且,刮必须是在骨头上反复地刮,才能彻底刮去毒素,如果你试着用刀片去刮镜子,并听听声音,你就能体会到关羽刮骨头的疼痛。

如此大的伤口和复杂的程序,关羽流的血已经装满了碗,旁人看了都震惊。而关羽则是靠着自己的意志和酒的麻痹,以及转移注意力来缓解手臂疼痛,依旧云淡风轻,谈笑如常。你说夏侯惇,他服不服?

夏侯惇的痛,一种升华了的痛

夏侯惇拔矢啖睛的情节发生于攻打吕布的时候,他的痛也来自于箭,当然这不是毒箭,而是暗箭。夏侯惇本来是骑着马,追着落败的高顺,哪想到吕布方的曹性狗贼一个,偷射冷箭,直接命中夏侯惇的左眼。一般人头部中箭,直接就倒下马了,但夏侯惇是个狠人,连箭带眼睛拔了出来,生吞了自己的眼睛,气呼呼地冲到曹性前,取了他的狗头。

一般人都能想到,夏侯惇的痛点有三个。第一,箭中眼睛时的痛感;第二,拔出眼睛时的痛感;第三,眼睛拔出后,空荡荡眼眶的痛感。这些都是非常人能受得住,一般人顶多捂着眼睛,但狠人夏侯惇却是一套动作拔出箭和眼睛,毫不拖泥带水。当然,我觉得夏侯惇还有第四个痛点,那就是生吞眼睛之时及之后。想想看,父母赋予的双眼变成一只独眼,这种失去,想想都会懊恼、可惜。值得一提的是,夏侯惇之后就渐渐淡出曹营的武将行列,去做文职工作,这也说明失去眼睛对他事业的影响。

夏侯惇是个心如猛虎,但又细嗅蔷薇的英雄。他在很坚定、很果断地拔出眼睛后,大喊了一声:“父精母血,不可弃之!”,然后生吞了自己的眼睛。这一喊一吞的动作,表现了他生吞眼睛时的“狠”,又表达了他对父母生养的“惜”。这种痛,是升华了的痛,是一种与“父精母血”决绝的痛!

比较了关羽和夏侯惇两位猛男所经历的痛,我个人觉得关羽的痛是暂时的短痛,他的痛在于非人关键部位的手臂,伤口可愈合恢复,可回归原样;夏侯惇则是持续性的长痛,他的痛在人关键部位的头部,伤口可愈合但不可回归原样。至于狠,我个人觉得关羽的狠是一种傲气的狠,这种狠充满着个人英雄主义,而且更聚焦于疼痛;而夏侯惇的狠则是决绝的狠,这种狠夹杂着更多的情感和思考,更聚焦于失去。关于痛,我觉得两者相当,关于狠,我更倾向于夏侯惇。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身体是父母给予的精华,也是奋斗的本钱。关羽“刮骨疗毒”和夏侯惇“拔矢啖睛”,他们的忍与狠令人钦佩,我们也更应该在他们痛的基础上,体会到我们身体每一部分所赋予的含义与意义。在和平的生活中,请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

0 阅读:2

畅谈古今事

简介:记录微观现实、找寻心灵知己,与你一同觉醒、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