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地缘政治的影响,印度的外交部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它的一举一动都表现着印度总理莫迪的态度,也表现着印度的态度。
近期,随着印度总理莫迪在大选中胜出,成功连任三届,而作为总理莫迪的“老班底”,苏杰生自然也是安安稳稳地坐在外交部长的位子上,继续从事外交工作。
莫迪之“口”—苏杰生相较于印度其他部门的部长,苏杰生的资历还是有的。但是这个政绩吗,在位9年了,不说没有,但也是寥寥无几。作为“铁腕”莫迪的发言人,苏杰生的发言天然地带有一种“暴论”感,即在某方面显得非常激进。
就像先前印度向联合国安理会申请入常,被中国一票否决后。愤怒的苏杰生就表示,中国在加入联合国的时候,印度可是投了赞成票,可如今轮到印度申请入长了,中国却是百般阻挠,难道不是一种“忘恩负义”的行为吗?
可以说,苏杰生就是莫迪的“嘴巴”,负责倾诉莫迪的不满和对外表达强硬的态度,如今世界各国都主张平等,自然不会对苏杰生的话买账,苏杰生的政绩也就寥寥无几了。
6月11日,苏杰生召开了连任部长之后的第一次记者会,主要应对边境问题来做出回答。
苏杰生声称:印度与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不同。对于巴基斯坦,印度所关注的是其本身存在的“跨境恐怖主义”,印度一直在寻找解决跨境恐怖主义的方法。
而对于中国,中印两国则是在边境问题上分歧较大,多年以来都没有解决。以后的日子里,印度会重点关注中印两国的边境问题,寻找解决冲突的方法。
就在苏杰生发言完的一天后,中国驻印使馆发言人则是对此事进行了回应,称:中印两国是重要的邻国,两国的边境问题关系到地区的和平,中方也愿意与印度共同努力,寻找解决边境的问题的方法。
当然,寻找解决的方法必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中印两国的边境问题涉及了利益纠纷,只有一方进行了让步,这个问题才有可能解决。
印度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这事大家都知道吧。
当年英国趁着中国没有关注边境问题,私自将属于中国的土地划给了印度,这一下可就引起了两方的冲突。
对于印度来说,虽然后面独立了,但还是愿意接受英国划的中印分界线,毕竟里面的利益可是实打实的啊。
可中国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根本不认英国划分的所谓的分界线,中国的土地就该是中国,谁也拿不走!一个死守殖民者划分的边界线,一个不认英国划的分界线,或许这才是两国迟迟无法解决边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毕竟对于两国来说,利益不能让出去。
尽管双方就着这个问题都不愿意退步,但缓和关系却是两国共同的想法。
无论是公开记者会上苏杰生的讲话,还是近日上合峰会中苏杰生与我国外长王毅的友好交流,都表现出了印度想与中国缓和关系的态度。
口头只是空话,事实才能表现态度当然,上面的友好话语只存在于苏杰生的口头上,印度真正干的事才能显现出印度对中国的真实态度,那就是包含“恶意”,无论是莫迪的“去中国化”行动还是对中国“一带一路”政策的反对,都能够体现出印度对于中国的态度。
作为两个相邻的大国,中印两国的矛盾可以说是由来已久,地区问题只是其中占比较大的一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矛盾来自莫迪的“弄权”。
作为印度除了开国总理尼赫鲁之外唯一一个连任三届的总理,莫迪的手腕不可谓不狠辣。
印度是一个复杂的国家,多民族多信仰,而莫迪的上位手段便是利用这些信仰和民族之间的纠纷,挑起内部冲突,进而获得多数群体的支持。
弄权?直接当头一棒!而在莫迪当上总理之后,莫迪又将这种手段用到了中国的身上。毕竟,没有什么比一个共同的敌人更能够让大家团结在一起的了。
一直以来,莫迪都在给印度民众画一个名为“大国梦”的大饼,他认为只有打败中国,印度才能够成为南亚的霸主,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国。
为此,莫迪政府在印度内部展开了一系列的“去中国化”行动,主张在资本、商品和技术三个方面限制、打压中国的企业,对中国产品进行加征关税等行动后。
总之就是为了将中国企业和产品排除于印度之内,但这项计划的最终结果只能是失败。印度与中国实在是太实在是太近了,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市场,中国很容易就能够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
毕竟印度的现状就是贫多富少,很多产品都需要进口。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纵观整个南亚地区,都没有能够替代中国的贸易伙伴。
海外进口?那更不可能了,一堆民众商品,光是漂洋过海运送过来,其价格就不知翻了几倍,而印度民众基本上不可能负担得起这些海外产品。他们只能够选择中国,尽管莫迪政府做出了种种措施,但仍不能改变印度对中国的依赖。
农产品不说,因为那是基础技术,印度搞得定,但是电子制造行业,可就成了印度的软肋了。
由于印度进行的种种举措,已经让处于印度的中国企业感到了危机,直接就给了莫迪当头一棒,纷纷撤资回国了。这一撤,直接就让印度失去了超过10万个工作,超过百亿美元的流失。
这一下就激起了印度国内对莫迪的不满,从此次总理大选,莫迪惨胜就可以看出来。如果不是凭借多年积攒的威望和自身不错的政治手段,莫迪几乎就要与总理职位失之交臂了。此次对于边境的说法,就是莫迪给国内的解释,他将中印两国的矛盾都引到了边境问题上面。
但民众的选择是看生活质量的,而不是看政治手段的。如果莫迪在想着与中国为敌,搞所谓的“去中国化”,那么他距离失去总理职位的日子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