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沈阳北大营独立第七旅:装备强到发指,世界第一流强军

历史爱杂谈 2024-05-25 15:32:35

在九一八事变当晚,由岛本中佐带领的独立守备第2大队负责进攻沈阳城外东北军北大营。

在日本关东军序列当中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第二师团以及独立守备队。其中,独立守备大队的战斗力要逊于第二师团。而且当晚进攻的独立守备第2大队非满员,只有不到六百人。

不是日军轻视东北军的北大营,而是整个日本关东军就只能拿出这点兵力。事实上,九一八事变是由板垣征四郎等参谋人员私自发起,本土军部以及内阁等并不知情,甚至关东军总司令本庄繁也是瞒在鼓中。

当时日军在东北的总兵力只有不到一万人(第二师团是缺额师团),而且还是分散在南满铁路沿线,在沈阳一带的只有第二师团半个步兵联队加一个独立守备大队。

而当时驻扎在北大营的东北军有两个部分,一个是新成立的骑兵大队,这个暂且不提,单说一下陆军独立步兵第七旅。

01

众所周知,张学良为了支持蒋介石打中原大战,调集了12万精锐入关。但是这并不代表东北就没有留下精锐,毕竟张学良也不是傻子。

沈阳作为奉系老巢,当时驻军集中在三个地点,即东大营、西大营、北大营。

其中,东大营是东北讲武堂所在地,以学兵为主;西大营是空军部队,有三百多架战斗机。而北大营则驻扎的是步兵与骑兵,其中步兵即独立步兵第七旅。

这个独立步兵第七旅才是东北军精锐中的精锐,嫡系中的嫡系,最早前身是张学良的军团卫队。

在1926年9月发生了著名的“张家口站台流血事件”,张学良差点被哗变的穆春骑兵师打死。事后,张学良在沈阳、辽阳等地招收了一千名青年学生(要求有初级中学及以上的学历),将卫队扩编为军团司令部卫队旅,旅长王以哲。

1928年,卫队旅曾短暂扩编为陆军第十九师,但在皇姑屯事件后很快又改编为东北陆军步兵第一旅——看番号就能知道重要性,因为这是张学良嫡系中的嫡系。

在当时东北军各部开始换装,其中一线部队是捷克VZ-98步枪(德国毛瑟98步枪的捷克版,工艺十分精良),二线部队是奉天军械厂生产的辽十三步枪(又名“麟春造”,是德国毛瑟步枪与日本三八大盖的混血)。

陆军步兵第一旅是第一支换装捷克VZ-98步枪的武器,每个步兵班有一挺捷克ZB26式轻机枪。

当时奉天军械厂已经能够独立生产所有口径的山炮、野炮、榴弹炮、平射炮、高射炮、迫击炮等。其中辽造11年式150毫米重型迫击炮、辽造19年式240毫米重型榴弹炮乃战争之神,当时全世界能生产的国家只有一掌之数。

在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军炮兵已经拥有大中型火炮850门,迫击炮2400门。

日军占领奉天军械厂:亚洲最大兵工厂,被占领之后,供应了70%以上的侵华日本陆军武器弹药

具体到陆军步兵第一旅,其旅属炮兵连装备有辽造75毫米山炮、野炮各2门,旅属重迫击炮连装备有辽造150毫米重迫击炮6门。

辽造150毫米重迫击炮

各团属重机枪连装备马克沁重机枪12挺,每个团属平射炮连装备有辽造14式34毫米平射炮4门,每个团属迫击炮连装备有辽造82毫米迫击炮6门。

此外,还配属一个铁甲战车大队,拥有12辆法国雷诺FT-17坦克。

北大营坦克部队

陆军步兵第一旅满编10700人,实现全骡马化。

以最基础的步兵班为例:有捷克VZ-98步枪10支,捷克ZB26式轻机枪1挺,掷弹筒4具,每个士兵携手榴弹4枚。

可以说,这支部队真是武装到了牙齿!

横向上看,在1930年前后全世界范围内陆军武器装备能达到这个水平的,只有英国、法国、苏联、意大利而已(德国的美术生此时刚上位,还没开始扩军;日本深陷经济危机,削减军费,大约只有第六师团能勉强达到这个标准;美国陆军此时还是打酱油的)。

纵向上看,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再次达到这个水平,还要等到1943年中国远征军驻印军或者是1951年全面换装苏式装备的解放军。

PS:全面抗战爆发时,整个八路军仅有1个山炮连,装备4门晋造75毫米火炮,下辖120师只有迫击炮4门。

而且还炮弹奇缺,打3发炮弹必须有总部首长批准——奉天军械厂年产炮弹27万发,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在仓库中缴获的炮弹储备有50万发。

抗战前期国军炮兵虽然强过八路军,但实际也不咋地……

八路军被称为“三枪八路”,就是打三枪就得发起白刃战,主要是子弹奇缺,老兵能分到5-8发,新兵基本没有——奉天军械厂年产子弹1.7亿发。

02

在1929年东北四省改旗易帜之后,东北军各部番号调整,其中“陆军步兵第一旅”改为“陆军独立步兵第七旅”。因为前面六个旅番号不在,所以陆军独立步兵第七旅仍然是东北军事实上的第一王牌。

虽然番号改了(原第十七团改为六一九团;第三十七团改为六二零团;第七十九团改为六二一团),但是编制、装备、人事、兵员数量等原封不动。

有人说东北军里面有招安来的土匪,这个确有其事,但也是有讲究的:在番号上,东北军以“独立”命名的旅,都是货真价实的正规军,招安土匪靠不上边。

招安土匪的都是地方上的省防旅,属于二线部队,比如驻扎山城镇的辽宁省防1旅、驻扎洮南的辽宁省防2旅,驻扎方正的吉林省防1旅、驻扎蛟河的吉林省防2旅……

省防旅的作战能力与装备水平,与独立旅相比差远了。

尤其是驻扎在北大营、负责拱卫沈阳的独立步兵第七旅,兵员素质高,不但大部分具有高小以上文化程度,还有军事学造诣。

各级军官基本都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陆军大学)、东北讲武堂毕业。再就是从日本步兵学校毕业(比如第三十七团上校团长汲绍纲,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甚至还有从美、英、法军事学校毕业的海归(比如六二零团平射炮连上尉连长何士礼,毕业于英国皇家炮兵学校)。

旅长王以哲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性格沉稳,十分勤于学习,尤其注重军队正规化,每年都由旅参谋处制定缜密的士兵教育计划,定期组织战斗教练与制式演练,秋冬两季定期开展全旅野外对抗战斗演习。

连排军官需每天带官兵进行一次“中华刺枪术”(结合日军拼刺与中华传统武术确定的白刃拼刺技术),所有士兵都需掌握步兵操典、陆军礼节、内务规则、卫戍勤务等,每个连都有一座单独可容纳200人的讲堂,可做饭厅,也有黑板讲台等教学设备,每周三、周五的下午组织一次教学,既有武器战术,也有三民主义思想等。

03

在第七旅驻地的兵舍、讲堂、办公室等都悬挂有“士兵问答十二条”的镜框,每天早晚都有执星官带领士兵朗读:

1、问:我们的父母是什么人?

答:是老百姓!

2、问:我们的兄弟、姐妹、亲戚都是什么人?

答:都是老百姓!

3、问:我们穿的衣服是从哪里来?

答:是从老百姓那里来!

4、问:我们吃的粮食是从哪里来?

答:是从老百姓那里来!

5、问:我们原来是什么人?

答:也是老百姓!

6、问:我们和老百姓有这样的关系,应当怎样对待他们?

答:应当爱护他们、帮助他们、保护他们!

还会不定期的组织全旅大集合,邀请名流学者来进行时事讲演,包括国内外形势、东北地理环境等。

曾在第七旅发表讲演过的有:东北大学校长刘凤竹、青年会总干事阎宝航、奉天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梅公任、贫民教育家车向忱等。

此外,第七旅还别出心裁的实行“军工制办”,即各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选择成立一种工厂,比如皮鞋厂、缝纫厂、牙粉厂、毛巾厂、袜子厂等,士兵轮值到工厂,外聘专业技术人员当“师傅”,指导生产、传授技术。

产品除了供给本旅官兵日用之外,还可以在外面销售。

得益于当时沈阳市发达的工商业环境,使得这种“军工制办”竟然大为成功,比如生产的牙粉压过了同昌行生产的火车头牌牙粉,行商纷纷来上货。

在北大营围墙内外有很多空地,第七旅司令部统一分配给各连,配属骡马三匹、铁轮大车一辆,平时种一些萝卜、大葱、豆角、土豆、白菜等,此外规定各连需养5口猪。

当时第七旅不但武器装备一流、兵员素质一流,甚至生活待遇也是一流。旧军队“开小差”简直是普遍现象,但是第七旅曾有过整年“零小差”的记录。

甚至每年春耕秋收的时候第七旅还会放假五天,到农村免费帮助老百姓干农活,所以在沈阳一带第七旅名声非常好。

04

在九一八事变前夕,旅长王以哲曾经着急连长以上军官会议,重点提到:“最近日本独立守备队有异常,浪人以及在乡军人也配发了武器。各级军官要严加管束士兵,不得随意外出,切忌麻痹大意……”

此外,王以哲还要求参谋处拟定战斗准备计划。

但是九一八事变当晚王以哲不在北大营,而是在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北大营值班的是第七旅参谋长赵镇藩。

当日军对北大营发起攻击时,赵镇藩多次致电长官公署:代表全旅官兵请求作战还击!

但此时坐镇公署的边防军总参谋长荣臻也做不了主,屡次致电北平,得到的结果都是:“要隐忍!所有库内武器不准使用,缴械任其缴械,占营房任其占营房!”

日军攻入北大营:日军左胳膊以白布条为记号

此时与北大营之间的电话线突然遭到破坏,失去联络,王以哲忍不住说:“我们就不能还手吗?”

荣臻沉默良久,叹了口气说:“你回北大营那边,自己看着办……”

王以哲马上出门往回赶,但此时路上已经有日本兵设防截击,只能无奈返回公署,这使得北大营那边一直没有接到“解除不抵抗”的命令。

后来在一直没有收到抵抗命令的情况下,部分第七旅官兵砸开枪库取出武器还击,但因为炮兵在军令之下无法发动,最终只能无奈从北大营撤出,辗转入关,驻扎在北京昌平。

火炮类重型武器大部分遗落,而且没有了奉天军械厂的加持,武器装备水平断崖式下跌!

1933年,陆军独立步兵第七旅改编为陆军107师。

改编为107师之后,军官孙万鹏的委任状、徽章、证件等

注:先后担任六二一团中尉排长、第八伤兵队中尉分队长、六二一团二营四连上尉副连长、六二一团一营三连连长;签发人涉及到张学良(亲笔签)、蒋介石、何应钦(代签)。

抗战爆发之后,107师南下参与淞沪会战,孤军苦守金鹤浜,死战不退,321旅旅长朱之荣、322旅长刘启文以及八个团长尽数殉国,营以下官兵战死超过三分之二。

因无法补充兵员与装备,在战后107师番号取消,余部并入其他东北军序列。

1944年中国远征军在腾冲发起滇西反攻,东北军第53军参战,其第116师师长赵镇藩即原独立步兵第七旅参谋长,麾下有淞沪会战之后编入的107师余部。

腾冲战役是中国远征军打得最艰苦、最惨烈的一次战役,最终胜利攻克腾冲城,全歼日军7000人,但自身亦付出惨重的伤亡代价。

至此,从独立步兵第七旅走出来的官兵损失殆尽,所剩无几。

05

多年以后,出身于独立步兵第七旅的幸存军人曾无数次的说起:“如果当时放开了打,别的不敢说,那日军独立守备第2大队还不够塞牙缝的……”

淞沪会战、南京战役、台儿庄战役、常德会战、长沙会战、腾冲战役,都有东北军参与,只是他们的对手已经用奉天军械厂的武器、东北的煤铁资源武装起来,而仓促撤入关内的东北军却几乎没有什么家底儿(火炮等重型武器几乎全部遗落),只剩一腔血勇。

在抗战当中牺牲最大的是川军,其次就是东北军——撤到关里的东北军,绝大部分人都没有机会再看一眼魂牵梦系的白山黑水。

PS:东北军第111师在1942年起义加入八路军,成为八路军滨海支队,解放战争中改编为第38军第114师,参加抗美援朝,全歼土耳其旅,重创美军骑1师,为第38军赢来“万岁军”的称号……

0 阅读:123

历史爱杂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