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很多文艺作品和影视剧的影响,有些人对中国古代的“总管”的第一印象是高级太监或者大户人家的管家。鲜为人知的是,“总管”曾经是手握地方大权或重兵的显赫官名,比如隋朝、唐朝前中期的前线方面军指挥官就叫“行军总管”。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说说一家之言。
东汉末年,随着“群雄并起”,东汉原有的地方制度全面崩溃,东汉的州刺史(后改为州牧)逐渐异化。到了三国时期,曹魏开始在战略位置重要的州设立“都督诸军事(简称都督)”,以应对与季汉和东吴的战争。这些都督往往同时兼任州刺史,可谓“上马管军,下马管民”。
到了两晋十六国和南北朝前期,随着分裂的持续和战争频率的上升,都督的数量也快速增长,从三国时期的几十个增长到了几百个。但随着数量的增长,都督的实际权力反而开始下降,逐渐从省一级的军政大员变成了市一级的军政长官。在这种情况下,“总管制”出现了。
武成元年(559年),北周改各州都督为“总管”,在地方上正式建立了“总管制”。北周“总管”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为大总管,辖区面积可达几十个州;第二等级为中总管,辖区面积为几个州;第三等级为下总管,辖区为一州。总管在辖区内掌管军镇,与之前的都督一样。
北周的总管权力极大的,最终导致了隋朝建立过程中最大的危机——“三总管之乱”。隋朝统一后,吸取教训的隋文帝对总管制进行了了一项重大改革:将总管分为“总管”和“行军总管”两种。“总管”主要负责行政而削减兵权,战时的军事指挥权则交给朝廷临时任命的“行军总管”。
这样一来,“行军总管”就成为隋朝的前线方面军指挥官。唐朝建立后,唐高祖将隋朝的地方总管恢复为都督,但保留了“行军总管”。正因如此,隋朝、唐朝前期的前线方面军指挥官就叫“行军总管”,前线总指挥一般则叫“行军大总管”。
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