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堪称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自它建成将近2300年了。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整个世界发现,像这样古老的水利工程少之又少,而且几乎没有哪一个能够如同都江堰这般,历经漫长岁月,依然在
这座古老的工程中到底蕴含着什么样的智慧,又为何能持续运转将近2300年。
都江堰
都江堰何以2300年首先让我们回到故事开始的地方,那是战国后期,野心勃勃的秦国在成都一带设立蜀郡。
而刚刚上任的郡守李冰带来了一项特殊的使命,他要让这里成为一个稳固的大后方,为秦国远征楚国提供足够的粮草和兵力补给。
在那时,连接长江的岷江未流经成都,与此同时,整个成都平原频繁遭遇洪水肆虐,灌溉事宜也极为艰难。
李冰的选择既然江河不流经成都,那就让江河改道。
对此情形,李冰采取了借势之法——借助水火之势。工匠们先以火加热山体岩石,随后泼冷水,经反复热胀冷缩致使山体自行崩裂,如此逐步挖开引水口,此即宝瓶口。
一年里,岷江水流起伏不定,近80%的流量皆汇聚于夏季。
因此,每到汛期,滔滔洪水肆意漫流,淹没土地,而到枯水期,又没有足够的水灌溉农田,如何一年到头都能拥有稳定的水源呢?
李冰决定把岷江一分为二。为此,人们于宝瓶口上游的岷江中心尖头处增设一分水设施,将水流分成内外两路,此即鱼嘴。
当然,这还不足以应丰枯水季巨大的流量差别,更巧妙的智慧隐藏在水面之下,此时你会看到内江的河床窄而深,外江的河床宽而浅,而鱼嘴专门建在如此特殊的位置,就是为了在枯水期时让较深的内江分到六成的水量,外江则分水四成。
很巧妙,对吗?但这还不够都江堰的分水甚至还设了第二重保险。
为了防止洪水来临,水量过大,设置了一座矮堰。
李冰
它仅比内江的河床高出两米,当内江水位太高时,江水便会没过它,自动排到外江进行二次分水。而如果洪水极大,更是干脆让水流直接冲回矮堰,拉满排洪效果,让成都平原从此摆脱了洪水频发的困扰。
飞沙堰的意义这座矮堰就是飞沙堰,但从它的名字就知道,它的作用远没那么简单。
自古水利治水治沙,都江堰也不例外。
可是,如何才能在滚滚浪涛中流水不流沙呢?李冰再次选择了借势,借水流之势。
仔细观察一条河流的转弯处便能发现,岸线突出的那边往往会形成显著的浅滩,部分浅滩甚至可供人居住,此岸即为凸岸,而与之相对的凹岸则很少有泥沙堆积。
这种现象是因为河流转弯时,水流在表层冲向凹岸,又在底层流向凸岸,最终在河流的横断面上形成一个环流,正是这种弯道环流不断将底层的泥沙向凸岸一侧堆积。
古人似乎早已深谙这样的自然规律,于是让都江堰的选址恰好位于岷江拐弯的地方,并且外江一侧正好靠近凸岸。
这样一来,鱼嘴分水时,80%的泥沙都将借由河道自身优雅的弧度直接进入外江排走,这就是二八分沙。
在内江,由于崖壁特殊的位置和形状,能让水流在宝瓶口前形成回流,从而让泥沙再次借水流之势翻过飞沙堰堰顶进入外江,并且当水流越大,这种飞沙效果还越强,甚至连大块的卵石也能被甩出,可谓是真正的飞沙走石。
四六分水,二八分沙。一座都江堰,使得岷江的涓涓清流涌向成都。
而后,借由诸多大小不一的鱼嘴,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在此,李冰再度选择顺势而为。
飞沙堰
在成都平原灌溉系统的高处修筑都江堰,凭借重力的能量,让水流全程自然流动,最终形成一个广阔的扇形水网。
自此,渠道所及之地,江水奔腾之所,皆化作都江堰。成都平原自此焕然一新,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而成都更是在此后将近2300年里,未改其名,未易其址,直至今日。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李冰和他的儿子,在都江堰旁修建了二王庙,在这里刻着八个醒目的大字,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再没有什么能比这八个字更精辟地形容都江堰了。
尽管郡守李冰早已溘然长逝,但这份智慧却永远地留给了后人。
后人的守则如果你在清明来到都江堰,将有机会看到独属于都江堰人的节日——放水节。
这天,人们将身穿古代服饰,在明江之畔举办一场极为宏大的典礼。
一声令下,此前被拦截的岷江水重又奔腾,涌向辽阔的成都平原,这意味着岁修工程大功告成。
所谓岁修,就是一年一修。由于都江堰的主体结构,自建成后绝大部分时间都使用的是竹木和卵石等自然原料,因此每每洪水经过便会被冲毁,再加上泥沙在河道中不断沉积,要想保证都江堰的正常运转,必须每年进行维修和清理。
放水节
这场声势浩大的维修,往往趁冬天的枯水期进行,大自然留给人们的时间只有4个多月,第一步就是拦截江水,人们将粗壮的原木绑在一起,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称为杩槎。
拦水时将多个杩槎连成一排,再在上方安放装满卵石的竹笼,增加重量。
接着在迎水面一侧加以竹笆,辅以黄土等,这样就可以在江心形成一道堤坝,把江水拦截在外。
随后便是紧张的清淤工作,为了增加河床深度,人们深挖河道,直至挖到内江河床里埋下的卧铁方可停止。
飞沙堰的修建也只需要在这些卧铁的基础上高出两米即可,过高泥沙就难以排出,过低宝瓶口就会引水不足。
这种挖河道、修矮堰的方法,被称作深淘滩、低作堰,而这六个字,同样是近2300年来人们世代遵循的法则。
是的,都江堰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它是一代代人共同完成的创造,如果没有古人的智慧,这座人类文明史上的水利奇迹就无法诞生。
而如果没有年复一年的岁修,这份智慧也无法延续至今。
今天的都江堰原有的主体结构上还加设了外江闸、飞沙堰闸等一系列现代闸门,从而实现更精细的分流。
上游则建起紫坪铺水库,为都江堰的灌溉用水和汛期防洪提供了又一重保障。
在下游,水的尽头不断延伸,甚至打通龙泉山,覆盖川中丘陵,让整个灌溉面积超过1130万亩,接近7个香港。
今天,当你来到二王庙,在那八字真言的不远处,还会看到一块刻有60个字的碑文。
二王庙
这就是清代总结的都江堰治水三字经,短短60个字,浓缩了近2300年来从李冰开始,无数都江堰守护者的智慧和坚持。
当我们凝视这一笔一画,就仿佛能听到来自2300年前的深深叮嘱,也仿佛能目睹2300年来的一幕幕往昔,而这或许就是传承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