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日本士兵的训练是怎样的?

评史可不察 2024-08-06 03:45:22

幕府末年的日本,识字率就相当高。据统计,当时的日本人,男子有45%识字,女子有15%识字。到明治维新大兴教育之后,1872年,日本公布《学制令》。35年之后的1907年,日本小学的就学率达到97.83%,基本做到了小学教育的普及。

受到过基本教育的兵源基础之上,日军的训练也相当严格。据昭和十五年(1940年)日军颁发的《步兵操典》规定,步兵单兵及大队以下步兵分队训练主要内容包括:

单兵教练,即单兵队列(包括射击、投弹和动作),单兵对步枪、机枪的射击和掷弹筒的使用。

中队教练,包括队形、战斗、分队、小队、中队的进攻、防御。

轻机枪和自动炮教练,包括密集队形、射击、分队、小队、中队进攻、防御,以及夜间战斗。

步兵炮、速射炮教练。

大队教练,包括进攻、防御、追击、退却,以及夜间作战。

抗战初中期参战的日本士兵,从训练上大体上要接受将近一年的军事训练。

前5个月是新兵集训,训练课目包括队列、刺杀、射击及拉练。在这期间最少要有一次在严冬条件下的五天野营拉练,训练士兵严寒耐力及夜间应战能力。

接下来2个月是常规单兵综合素质训练,强调小队、中队一级作战协调。在那期间,每天必须进行30公里以上的行军耐力训练。且由教官掌握其中强行军比例,但不得低于每日5公里的强行军。

新兵在转入小队、中队级协同战术训练时,大都加入该部队老兵的“私货”。这些“私货”练起来都很苦,例如立姿加重物持枪长瞄,打夜间100米外香火头,避弹奔跑及针对避弹奔跑的射击方法,狙击与反狙击术,突发情况下防守与反击的动作等,都是在战场上非常实用的技术。

再之后的1个月是中队、大队级作战训练。新兵从那个月开始便会接受野战射击训练,游泳训练及强化刺杀训练。除此之外,另有每天40公里的行军。

最后2个月搞大队、联队级作战协同,高级技战术动作及火线机动。

经过这一系列的训练,抗战初中期的日本普通士兵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单兵作战技能。

日军《步兵操典》规定:新兵入伍以后每月用于实弹射击训练的子弹,步枪不得低于150发,机枪不得低于300发,每年用于训练的步兵子弹则为1800发。在这种严格要求以及训练条件下,日军射击水平普遍较高,通常每个中队(连)优秀射手占到三分之一左右。英国军事评论员给日本军队军事素质的评价是:装备B级,战术水平A级,单兵射击技术A级。

据一些抗战老兵回忆,很多日军士兵在乘车行进时举枪射击,仍能较准确地打中百米内的人形目标。而普遍受过基础教育的日本兵在受到长时间严格训练后,对技术兵器的操作、保养水平更是远优于中国士兵。

直到战争后期,日本与战争泥淖中越陷越深,兵源枯竭,不得不扩大服役年限,征召了许多“胡子兵”和“娃娃兵”,老的老,少的少,且训练的时间、质量都不能保证,军事素质就大打折扣。

2 阅读:232

评史可不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