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建钢:《人生》与《人生之路》

影艺独舌 2023-04-03 17:31:30

《人生之路》船至江心,导演阎建钢给我们发来了从《人生》到《人生之路》的创作体悟。他说,他不为了回应网上杂花生树的解读,只是觉得现有媒体报道中各取所需的转述,还不足以概括他的完整理念和行为依据,遂作此篇。

对一个导演而言,任何创作活动都是自觉行为。

做有价值的事情,是我的一种自觉。

所以我拍《人生之路》。

我愿意和更多的人重读路遥的《人生》,把我的生命感受融入《人生之路》,发现和彰显这部当代名著的历史性、社会性、现实性价值。

01

四十年多前,《人生》影响了我,影响了许多人,影响了一个时代。

我对这部小说有着特殊的情感和情怀,情感是个人的,情怀是时代的。

我是小说中高加林的同代人,高加林的命运在我身上有着许多重合,也是一代人的命运叠影。我们能切身感受到高加林的痛楚、悲欢和困顿,也被他的坚韧、挣扎和奋起所震动。可以说,《人生》不仅是一部小说,也是一代人的命运印记,折射了中国的一段发展历程。

在那个年代,个体的人生选择权是极其有限的。高加林爱读书,这让他看到了山沟外的大千世界,所以他有不甘,不甘于重刻父辈“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宿命文本。他想改变,他想飞,飞出山沟,飞向辽阔处。

不甘和求变,是高加林的原始动力,也是那个年代有识青年的共同心境。鉴于八十年代的城乡差异和现实,高考就成了第一甚至是唯一的选择,考上大学,才能打开走向更大人生空间的大门。

高加林的命运,从高考开始了波折和起伏,落榜的打击,民办教师的一线生机,进县城当通讯员的命运起落,构成和印照了路遥小说的故事主体和奋斗主题。正是这个故事,这个主题,让一代人受到了灵魂震动,这种震动一直延续到今天,延续进《人生之路》。

我们希望《人生》的奋争精神不灭,人生之路的价值探究延续。

02

人是个体的,但个体价值存在和体现于社会。高加林的个人命运是私域的,但人物形象的价值是社会性的。

我们每个人都生存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会塑造你的人生底色。高加林时代,有着严酷的社会性禁锢,但高加林做出了自己的抗争和努力,面对一次次跌落,他在迷惑、困顿甚至绝望后,最终选择了奋起、拼搏。他坚信知识的力量,坚信改变才能新生,坚信追求就有希望。

这种青春表现,正是八十年代年轻人共同的生命基调,也是社会发展的基调,融入和锻造了国家精神。

不管哪个时代的人,都会有自己的青春段落,都会面对“高加林课题”,在你所处的当下,必然还会遇到困顿、挫折甚至绝望。虽然时代不同、事件形态各异,但人生课题的内核是相同的,你该怎么办?你该怎样走出自己的路?路遥在小说《人生》结尾给高加林的未来留下了一个省略号。

《人生之路》延续了《人生》的思考,试图做出一种契合当今社会现实的回答。

03

路遥小说《人生》是现实主义经典作品,经典的价值就在于作品的生命力可以穿透岁月,直抵当代,直抵人心。

不管哪个年龄段的人,都行走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都在破解一道道生命难题,寻求更好的改变,寻求更美的明天。四十年前的高加林如果到了当代,他又会遇到什么未知?他如何破解新的人生课题?他的奋斗会有善果吗?这正是《人生之路》的表达追求。

当年的高加林一代,正是今天年轻人的父辈,无论是虚构的高加林,还是我们的父母,都用脚印踏出了自己的路径,给出了浩瀚纷杂的解答,每一个人的路径都有价值,每个人的命运轨迹都可比照,每个人的未来,都在自己脚下。

《人生之路》漫漫修远,没有标准答案。唯一的真谛,就是决不倒下,永远向前走,走到苏东坡词中境界——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是为悟。

【文/阎建钢】

0 阅读:33

影艺独舌

简介:关于影像和艺人最恰如其分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