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美国德州电力危机引发的灾难性后果尚未被人们遗忘。近期,一场新的席卷全球的能源危机,更是让众多国家在寒冬尚未来临前面临严峻的挑战。
进入10月,世界能源的价格仍在一路向上,价格变化出人意料。
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已飙升到100欧元,价格暴涨已超过年初的4倍,创下了史无前例的新高。
欧洲各国电价同步猛涨,其中英国电价已涨至285英镑/MWh,同比涨幅高达700%,堪称二十年内的最高纪录。
近几年并未出现能源短缺的中国也正在遭遇电力短缺的挑战。
作为燃煤电力原料的煤炭价格持续暴涨。
10月18日夜盘动力煤主力合约上破1900元/吨续创历史新高,全国二十几个省市都出现了拉闸限电和电力短缺……
充足的电力供应是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电力短缺将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政府主管部门针对多省市出现的电力供应不足,迅速以实际行动做出回应。
一方面国家发改委多次公开表态,通过放开火电上网电价、调高市场交易电价浮动范围来增加电力供应;另一方面,国家层面,国务院常务会议定调,要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在电荒挑战下从国家战略层面上再次给光伏等绿色低碳新能源发展吃下了“定心丸”。
成本快速下降 回报巨大的绿色经济账为什么在突如其来的电荒压力下,国家仍然要加快建设大型光伏基地,加快发展光伏新能源?
在中国,生产光伏发电系统的能耗环节包括制作硅砂、硅料、硅棒、硅片、电池、组件,以及光伏系统建设所需钢材、水泥、线缆、逆变器等系统部件的制造、运输和安装。
过去十多年来,随着生产技术的快速进步,光伏发电成本已大幅下降超过90%以上,已跃升为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最经济的发电方式。
从数据上看,今年4月,沙特报出1.04美分/千瓦时的中标电价,约合人民币7分钱,成为当前全球光伏最低中标电价,也是全球各种发电方式中的最低电价。
在国内,6月四川甘孜报出0.1476元/千瓦时的中标电价,再次刷新了国内最低记录。
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光伏发电成本已大降到0.3元/千瓦时以内,真正实现了平价上网,不再需要政府方面的补贴。业内甚至预计,“十四五”期间将降低到0.26元/千瓦时以下。
如果考虑各类电力供应的生态环境成本,光伏发电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再具体从光伏产业链最主要原料多晶硅生产环节来看,每生产1kg高纯晶硅(即硅砂、硅料环节)所需电量约为50kwh,拉棒、切片(即硅片环节)所需电量约为20-30kwh,制造电池、光伏玻璃,生产铝合金主辅材等环节共计耗能20kwh左右,合计起来生产1kg高纯晶硅并将其制成光伏组件大约耗电为100kwh。
再进一步看,每3kg高纯晶硅可制造1kw光伏组件,即生产1kw组件全过程需耗电300kwh左右。而1kw组件每年可发电约1500kwh,意味着制造光伏组件全过程的能耗,在光伏电站建成后半年内即可全部收回。
考虑到光伏组件质保期在25年以上,其整个生命周期回报的电力产出超过投入的50倍以上。
再来看看碳排放。
从制造过程看,当前,我国已形成了200GW左右的光伏系统产能。生产200GW光伏组件大约需要消耗60万吨高纯晶硅,而生产这些硅料将产生1050万吨碳排放,但会换回3.5亿吨的碳减排。这意味着,硅料生产过程中每产生1吨碳排放,由其制作出的组件发电后每年都将减少30吨左右的碳排放。
化解能源风险 发展光伏新能源大势所趋在当前电力供应面临挑战的现实下,我国能源整体的现状是一个什么样的格局?
今年3月,中国石油规划总院、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在《中国工程科学》杂志联合撰文探讨了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与对策,其中提到:“当前的国内化石能源资源评价表明,除天然气产量存在增长空间外,煤炭、石油产量均已接近或达到峰值;国内化石能源增产空间有限是我国能源安全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整体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了7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也接近45%。
与此同时,我国油气进口通道集中度较高,对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的依赖程度较大,海上通道占比高且高度依赖马六甲海峡。
相比发达国家,我国油气资源还处于战略储备和应急储备设施较少,应急储备体系薄弱的格局下。应对国际市场波动的调节能力不强,对管网安全高效运行也带来了明显的不利影响。
从上述专业能源分析机构的判断看,从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分析,当下我国化石能源产能大都摸到了“天花板”,未来能源风险已拉响警报!
为了国家的未来,人民的切身利益,大力发展发展以光伏为代表的清洁新能源,缓解我国面临的能源风险挑战是大势所趋。(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