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到头一梦一场空

念寒评国际 2023-02-04 04:57:05

就是好了。

那道人道:“你若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人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我这歌儿,便名《好了歌》。”

详细论述,就是红楼开篇的四句话:乐极悲生,人非物换,到头一梦,万境成空。脂批讲,这四句乃一部之总纲。

其实除了四句总纲,还有书中正眼

书中正眼:

未卜三生愿d,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雨村吟罢,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又搔首对天长叹,复高吟一联曰: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表过黛玉,则紧接上宝钗。前用二玉合传,今用二宝合传,自是书中正眼。]

按脂批讲,前面的五言律是二玉合传,后面的对联是二宝合传。二玉合传是三生愿,一段愁,二宝合传是求善价,待时飞。

除此之外,再想两个问题:

1.钗玉合一指什么

2.钗与玉远中近,颦与玉近中远指什么

钗与玉,远中近,颦与玉,近中远,是要紧两大股。不可粗心看过。

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

很容易就可以看出红楼里最重要的三个人是玉、钗、颦。搞明白这三个人的意义,就能明白红楼的意义。作者说写红楼是为闺阁昭传,但主角还是玉钗颦,余者都是他们三人的分身,这本书专为这三人而作。

脂批强调过,这本书的写法是三人鼎立的写法。

欲出宝钗,便不肯从宝钗身上写来,却先款款叙出二玉,陡然转出宝钗,三人方可鼎立。行文之法,又亦变体。

因此假如只关注宝黛的爱情,或者关注玉钗的婚姻,或者关注钗颦的友谊,都会对文章的理解有偏颇。

玉钗颦三人,宝玉是证悟者,钗颦与其说是人,不如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宝玉证悟之路上的两种意象。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鸟投林,白茫茫的雪,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虽然是闺阁中的冠首,奈何还是生非其地。

由前面节选出的脂批可以看出,理解钗颦,理解钗与玉,理解颦与玉,对理解宝玉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宝玉证悟是全书主线,由此也能回答题目。

总的来说,红楼里儒释道三种思想皆有,像第五十回玉钗颦每人都念了一个谜语,就分别带着儒释道的意象。

宝钗也有了一个,念道:镂檀锲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 ——打一物。众人猜时,宝玉也有了一个,念道:天上人间两渺茫,琅玕节过谨提防。鸾音鹤信须凝睇,好把唏嘘答上苍。黛玉也有了一个,念道是:駬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

在这里,宝钗谜语里的镂檀锲梓、梵铃都是佛家用语,宝玉的琅玕节、鸾音鹤信是道家用词,黛玉 駬、独立名则是儒家用语。这并不是说三人就是分别代表儒释道,但有时候可以借助这三者来理解。。

0 阅读:11

念寒评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