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欺负你的人,三字经和心理学分别给出了分析,哪个更可信?

问念心理 2021-10-19 11:44:32

俗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还有个这样的口头语: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总之,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具有攻击性人格的家伙。或者,自己孩子在学校中,也会遇到总爱欺负别人的同学,这些都让我们头疼不已。

到底是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塑造”了这些攻击性极强的家伙呢?那么,让我们一起深挖一下这个问题,从人格心理学角度去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攻击性人格?

什么是攻击性行为?

《神经精神病学辞典》一书中,对攻击性行为有具体的特质描述,包括:有意的伤害行为;仅限于对生物体的伤害(对非生物体的伤害属于情绪发泄);受害方不愿接受被攻击的行为;极端形式的攻击性行为称为暴力行为,可造成严重伤害或危及生命。

在弄清了攻击性行为的特征后,看看各个人格心理学流派的研究者们,是如何分析和解读攻击性人格成因的。

生物学流派的分析

生物学流派的心理学家用遗传素质和生理过程来解释人格的个体差异。研究者们使用了脑电图数据来测查个体在情绪上的差异,把人格心理学与生物学原则联系在一起。一些研究者发现,大脑的两半球活动几率的差异是遗传得来的,而这种差异,会使人们在体验消极或积极情绪的容易度上,形成不同的状态。

生物学流派的人格心理学家对攻击行为的稳定性很感兴趣。他们认为,遗传素质是攻击行为稳定性的原因之一。并且,现在有证据证明,有些人在出生时就具有攻击性的素质,加之其教养环境影响,后来就变成了一个具有攻击性的成年人。

另一些生物学流派的心理学家则从进化论的角度解释攻击性,例如,男性比女性攻击性强,可以解释为男性天生具有一种控制竞争对手的需要,以便保全自己,并将他的基因顺利传递下去。

人本主义流派的分析

人本主义流派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责任感和自我接纳感是造成人格差异的主要原因。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要努力做到因满足于个人生活而保持乐观态度”。达到这一目标的人被称为心理和谐的人,否则就会出现心理状态失衡。

对于攻击性行为,人本主义流派的研究者认为,如果能在富足和充满鼓励的环境中成长,所有人都能成为乐观、和善的人。当某些因素妨碍了这种自然的成长过程时,就会出问题。这意味着,爱打架的孩子往往来自那些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家庭。同时,若儿童形成了不良的自我形象,他们就可能在遇到挫折时对别人大打出手。

【心图的总结】

生物学流派的主张,强调基因遗传的生物学因素,强调攻击性人格与生俱来的某种先天的原因。人本主义流派则强调成长过程中,心理状态的和谐与否,以及外界环境对心理健康度的影响。相比之下,中国《三字经》中总结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大家都来评判一下,人格心理学和三字经,谁说的更准确呢?

心图——探秘心灵图景,看清人生百态!心图,专注于有趣有用的心理学知识,欢迎关注和交流哦~

0 阅读:84

问念心理

简介:问心正念的专业心理服务,心理测试,性格分析,情感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