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汽」中国汽车出海不宜下重注

人汽 2022-10-25 12:44:17

作者:谢人杰

从去年到今年,整车出口突然火起来了,上海洋山港出口了中国近一半的整车。去年中国挤掉了德国,拿到整车出口第二。甚至有的车企不满意散装货轮改装效率太低,直接订购专门运载整车的滚装轮。

今年,新能源车出口很可能达到60多万辆,比2021年翻倍。这部分产品,基本都出口欧美。因为非洲、南美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传统的汽车出口目的地)的基础设施还有问题。

形势比人强

10月3日,比亚迪和欧洲汽车租赁公司SIXT签了协议。后者将在6年内向比亚迪采购至少10万辆新能源车,今年第四季度开始交付。铺货的第一阶段,覆盖英法德荷。SIXT高管表示,此举对SIXT车队的新能源化有里程碑意义。

SIXT成立于1912年,业务遍布105个国家,手头车队18万辆。顺便说一句,虽然该公司创建于慕尼黑,但是2017年总部就润了美国。

去过美国的同学,都对美国机场附近的租车公司院内一水儿的日本车,印象深刻。再过几年,比亚迪将统治欧洲机场附近的汽车租赁。

从2020年起新势力一次性出口几百辆那种小打小闹,风格不大一样。新能源车买了,租赁公司院里,要不要竖几百根桩?如果其中有20%快充桩,那么从供电专线到分压器再到电表,是不是需要都改一下?

汽车租赁公司当初为什么大批采购日本车,现在为什么选比亚迪,理由都是一个:节约运营费用。加上基础设施改建,还比油车赚钱,哪怕日本车再憋省油技能,B端客户似乎也不继续看好。真正的投票,是用自己的钱包投。

目前9月份海关数据还没出来,8月份整车出口,中国挤掉了日本,拿到月度整车出口冠军。当然,全年冠军大概率还是日本。中国加冕,最快也得到2023年,也就是明年。

形势变化比普遍认知快多了。当上了点年纪的美国人,印象还停留在议员脱了西服、亲自抡锤子砸日本车的电视画面,那么需要更新一下印象了。要不了多久,他们还得准备脱一次。

美国掐供应链和市场

事实上,美国政界倒没脱外套,只是在挽袖子。

10月4日,美国商务部放风说,将在本周出台新规,限制芯片出口中国。其实这是8月份对英伟达和AMD出口GPU限制总统令的具体落地措施。当然,美国政府给了一年宽限期,名为留给芯片公司退场时间。

光看这些措施,感觉冷战和巴统又回来了。其实冷战的某些禁运、禁止技术转让的手段,包括瓦森纳协定,从来没有走远,只是时松时紧,取决于中西方关系。

现在的问题是,美国对中国已经祭出了除战争以外的所有竞争手段,包括令自己受损的斩断市场和供应链的措施。

这就是宁德时代在北美设厂的最大障碍。尽管不断有主机厂邀请,也有人出主意说放在墨西哥。后者意思是享受USMCA(美墨加协议),但是躲开政治风险。

也有不断释放的小道消息,说比亚迪打算在北美设电池生产线甚至主机厂。一个6GWh的电池生产线,投资可能多达十几亿美元。如果建到一半,或者投产了,美国说不许主机厂采购中资电池,那就不是尴尬的问题了。

这种行政手段已经有了。上个月,美国总统签署了《降低通胀法案》。其中对“动力电池美国造”制定了时间表,大致是:

2023年,车载动力电池所用的矿物原材料40%必须来自美国以及与美国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2024年,这一比例要提升至50%;2027年,提升至80%;2029年,车载动力电池实现100%的美国制造。

目前韩国电池厂商为美国主机厂提供了60%的电池。韩国人当然在白名单上,中国显然没和美国签FTA。事实上,该法案很大程度上冲着中国来的。

目前美国很“克制”,只谋求在北美剥离来自中国电池原材料和成品,而且是补贴引导的正向手段。与芯片领域的喊打喊杀,要求企业“二选一”的强势,风格不同。原因是一下子“戒断”中国电池零部件乃至金属材料,有点受不了。

但想掐了这条线的想法,无时或忘。至于美国新能源市场,是否向中企敞开,答案不言自明。

这就是为什么各种新老势力,拼命向欧洲市场使眼色,而对美国视而不见的原因。

中国电池企业,在没有获得严肃的政治保证之前,只有秀逗了才跑到美国上赶着送肉。何况,美国至少在中国这边,有点政治信誉破产的意思。就算书面保证了,回头换个政府,没准儿来个新官不认旧账。电池投资回收周期,可能超越两个政府任期,眼下的氛围下,不可能冒高风险。

人家卡中国脖子,中企只能自强。短时间找替代,量少就黑市,再不然要求供应商去找美国政府要临时许可。这当然不是长久之计,长期只能自己解决供应链关键节点。中国有世界最齐全的工业门类(想想是怎么来的),其中肯定有一部分不符合成本原则。但是现在不是价钱贵贱的问题,而是有无问题。

至于北美市场,也只能搞点短促突击,一锤子买卖,不投重资产。

虽然禁运搞起来,中国的国产替代也不可避免地搞起来。但短期看,阵痛少不了。

欧洲难逃两难处境

欧洲人倒不会明目张胆搞禁运,原因很简单,欧洲不具备单杀能力,而且欧洲车企在中国市场丢不得。如果中国搞对等反制,更难受的是谁,很容易猜。

欧洲现在能源供应存在巨大问题,这个冬天民生尚可保,但能耗高的化工、冶金和下游产业,多半要关停并转。这导致欧盟的碳排政策被搁置,所有高碳排的能源也死而复生,抓到手边都是菜。

这种情况下,欧洲原来打算耍的“碳盾牌”,即碳关税(匹配碳足迹标定、运输碳排计算)垒墙的做法,可能也要搁置。因为自己家烧煤劈柴,样样都来,单单要求进口电动车碳排,道理上说不通。

但电价达到中国10倍之后,新能源车的使用成本,可能接近油车(也取决于油价)。再考虑中企在欧洲基础设施和维保服务上的短板,在市场价值上就限制了消费者选择。而且,一旦工业出现空心化,再结合能源价格上涨,老百姓可支配收入要往下掉,民生出了问题,第一个被抛弃的,就是耐用消费品。

这可能导致现在预期的欧洲市场容量,到明年可能是另外一番模样。剧变在即,也不宜下重注。

中企相对欧盟企业,优势在于供应链整合与市场规模带来的双技点。但美国着力掐供应链、欧盟市场要坏菜,这让中企出海能不能维持高速增长,产生了疑问。欧美都有不同程度的政治风险,而且都指向了本地化生产投资的可行性。只不过,美国那边是绝无可能,欧盟最多是使点小手段,下点小绊子,就看能不能捏着鼻子忍了。

到目前为止,比亚迪为首的中企,辉煌业绩都是基于本土市场取得的。欧美市场并不是另一个尚待开发的本土市场。这一点,可能需要花一两年才能认识到。

0 阅读:1

人汽

简介:汽车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