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在中国人的日常饮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在汤品的制作上精益求精,甚至赢得了“喝汤的民族”之美誉。
虽然喝汤是大家的共同爱好,但每个人享受汤品的时间却不尽相同。许多人偏好饭前一碗汤,认为这样能给胃部带来舒缓与温暖。民间流传着“饭前一碗汤,健康赛过方”的说法,主张饭前喝汤可以养胃,并作为一餐的“开场”,有助于控制食量,长期坚持还能助力保持身材,增进健康。然而,也有人担心饭前大量喝汤会稀释胃酸,对消化不利,因此更倾向于饭后享用汤品,认为这样对胃更为友善。
那么,你是习惯于饭前还是饭后喝汤呢?这其中的选择真的蕴含着诸多讲究吗?
一、饭前喝汤好,还是饭后喝汤好?
1.饭前喝汤:有助消化
饭前饮用汤品,不仅能够为身体补充水分,还可以润泽消化道,从而让食物更顺畅地通过喉咙。此外,饭前喝汤还能带来一定程度的饱腹感,这样在享用正餐时就能更好地控制食量,避免过度摄入。
2.饭后喝汤:补充热量
在品尝一些食物之后,再享用汤品,可以有效地提升摄入的热量。尤其随着天气日渐转寒,餐后一碗汤不仅暖胃,还能为身体注入更多能量。
3.边吃饭边喝汤:不太推荐
在用餐过程中饮用汤品,尽管能够协助食物的吞咽,但汤中的水分却有可能降低唾液的浓度,并对部分胃液产生稀释作用。然而,只要控制好汤品的摄入量,不一次性饮用过多,那么边用餐边适量喝汤对胃肠道消化液的负面影响实际上是有限的。
无论是饭前喝汤还是饭后喝汤,哪一种方式更为健康并非一成不变,关键在于个人体质是否适合。
二、注意!这4类人,不能随意喝汤!
1.高血压患者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首要之务是控制盐的摄入量,因此在煲汤时,必须特别留意减少盐的添加。至于饮品选择,不加糖的蔬菜汁、绿茶、乌龙茶以及椰子水更为适宜高血压患者饮用。同样地,这些饮品也适用于中风和冠心病患者。
2.痛风患者
对于患有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人群,应避免饮用浓白汤和油腻的汤品,同时,即使是清淡的鱼汤也应谨慎饮用。
痛风患者多存在体脂超标的情况,因此,饮用油汤或浓白汤会导致脂肪摄入过多,这不利于管理和控制可能伴随的各种并发症。
对于需要调控尿酸水平的人来说,矿泉水、未加糖的蔬菜汁、纯椰子水以及淡茶水是最佳的饮品选择。
3.胃酸多的人
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群,大量饮用肉汤并不适宜,原因在于肉汤会刺激胃酸的分泌。因此,建议这类人群在进餐时,应首先食用一些油脂较少的蔬菜,随后再摄入鱼肉等食物。避免在空腹状态下直接摄入大量油腻的肉类,同样,也不建议在餐前先饮用肉汤。
4.胆囊疾病患者
胆囊疾病患者需严格限制脂肪与胆固醇的摄取,务必去除肉汤里的脂肪,同时应避免饮用浓汤和油汤。
另外,患者需控制动物蛋白质的总摄入量,建议分次少量摄入,因为大量的蛋白质也会刺激缩胆囊素的分泌。
避免每餐都大量摄入肉类,这样的饮食习惯可能诱发胆囊疾病的急性症状。建议的进餐顺序是:首先食用少油的蔬菜,随后再进食主食和其他菜品,可以配以淡茶或柠檬水来帮助消化。
三、健康喝汤的3个小建议
1.煲汤的时候,可以这么做
在熬汤之前,建议将肉类和蔬菜先用沸水进行短暂的焯水,大约1-2分钟即可。这一步骤有助于降低食材中的嘌呤、脂肪和草酸含量。在烹制汤品的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盐、鸡精、味精等调味品的使用量。
谈到食材的选择,虽然只用蔬菜或只用肉类煲出的“独味汤”可能味道更加纯正,但这样的汤品营养成分较为单一,不利于身体的代谢和全面营养的摄入。因此,最佳的煲汤方式是荤素搭配,这样既能保证汤品的口感,又能兼顾营养的均衡。
例如,莲藕排骨汤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其中,排骨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而莲藕则能健脾开胃。当这两种食材搭配在一起时,它们的功效能够相互叠加,不仅使汤品的味道更加鲜美,还能为身体带来更多的健康益处。
2.熬汤不是越浓越好
许多人习惯于饮用浓稠的汤品,他们深信汤越浓,其滋补效果就越好,甚至认为汤中所含的营养超越了原始的食材。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以骨头汤为例,其色泽越白,往往意味着汤中的脂肪含量越高。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煲汤时间的延长并不会使汤汁中的营养成倍增加。相反,过长时间的煲煮可能会破坏某些营养成分,同时导致大量的嘌呤溶解在汤中。因此,为了保留汤品的营养价值,建议将煲汤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
3.喝汤的时候,这些要注意
首先,喝汤时不应过于急躁或迅速,原因在于喝汤不涉及咀嚼过程,若过于急躁,极有可能会导致口腔烫伤。
再者,迅速喝汤还可能在无意中导致食物摄入过多,其中包括油脂等,这将提升肥胖的风险并加重胃肠的负荷。
许多肠胃不适的人士偏爱汤泡饭,尽管这样的饭更易于下咽,但由于减少了咀嚼,消化液的分泌也可能会降低,反而可能使肠胃承受更大的压力。最后,要想充分摄取营养并达到养身效果,我们不仅要喝汤,还应食用汤中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