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叹于周澜先生的专一,从前印象中温文尔雅的“大医”,不被我看好的“国学”爱好者,现在越来越让我刮目相看了。
她看了我两月前对“使我介然有知”一章的理解文章,说我整体理解还算能接受,但却回避了最关键的概念,比如首句的“介然、有知”,这也是当下众多学者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刚听她说时,并不以为然:“介然”不就是态度果决貌吗?“有知”不就是有所明白吗?
她反问我:老子有鼓励“有知”的倾向吗?老子让人“无知无欲”,“使夫知不敢”,“爱民治国,能毋以知乎”,并且要“绝圣弃知”等,又怎么会让人坚决“有知”?这样严重冲突的概念,就没引起你的疑问吗?
她这么一说,我突然有所醒悟,发自内心地感慨:女师兄厉害啊!
她说你光忙着拍马屁,你试着以负面的“有知”,来领会一下“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要表达的思想。
按照她的思路,我的理解是:假使我固执于“智识”,行于大道之上,唯独“有为”使我最惧怕。
但有“知识”,本身就是“有为”特征,“有知”必然“有为”,那么,他怎么会担心“有为”呢?”所以,我告诉她:这种不知所云的文字,我连自己都说服不了。
周先生说:人一旦被自己封闭起来,“解救”起来是很难的,就像当下的你,已经被先入为主的观念困住手脚,不会轻易接受不同观点的。我启发一下你吧!
她说,必须明确两点:1、“为道者”不可以“有知”;2、“民好径”是自然选择,与道德说教的“正邪”无关;老子只批评“无道”社会,而不会批评百姓的“自然选择”。
把“介然有知”理解为“稍有认识”的,那是读“介”为“芥”的乱通假导致的“无知”!把“有知”作为正面理解的,是对老子“少私寡欲”、“无知、欲不欲”思想的无视!把“民好径”理解为百姓喜欢走“邪路”的,那是以儒解道,是对“圣人能辅百姓之自然”的曲解!
老子说:使我介(帛甲:扌+絜,束也,缚也)有知也,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赍财有余,是谓盗夸。盗夸,非道也。
她说,有时候,训诂一下是必要的。于是她训诂道:
先说这个“介”字。“介”的本义是铠甲,可用来形容坚、固。帛书甲本《老子》写作“扌+絜”,《国家文献》读作“絜”,《通俗文》《广雅》等辞书均解为“束、缚”,也含“固”之意。
因为“介”乃铠甲,故《汉典》训释“介然”:形容坚定执着的样子。又云:仗恃、凭借。照此理解,通俗的说,“介然有知”就是“坚定地执着于有知”。她开导我:“有知”已经不合道,况乎“介然”——坚定地执着?
而“有知”就是“有智”,就是“有分”,老子意在批评“介然有知”,而不是告诉我们“稍微知道”。况且,“稍微知道”的人何其多也,有几人能做到“唯施是畏”,若非普遍现象或常识,老子是不会拿来论道的。
因此,“使我介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就是:假使我执着于“有知”而行于大道,那才是(有道者)最为禁忌的。简言之:凭借“有知”而行于大道,那是有道者最为禁忌的。
听着她的解读,我比照了一下前人的注释,的确如她所说,把“有知”作为负面概念理解的人很多,比如成玄英、唐玄宗、杜光庭、苏辙、吕慧卿、林希逸等。只是人们“好径”,又受现当代名家解读的影响太深,未曾质疑而已。
再说“民好径”。既然“圣人能辅百姓之自然而弗能为”,“民好径”不是很“自然”的吗?有不喜欢抄小道的人吗?何况“有为”已将大道“堵塞”?既然是“自然”的,圣人就应该“辅助”百姓为了方便而走捷径,为什么老子要批评“民好径”呢?
这一点到跟我的见解类似,我也曾认真比较过前人的注疏,河上公、王弼等大学问家均对“使我介然有知”的解释语焉未详,但大致都有“若使我微知政事”之类的陈述,以至于现代人对“使我介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解释,大体是:
假使我稍微有些认识,在大道上行走,担心惟恐走入了邪路(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
对“道”“有所认知”,就会“担心走入邪路”吗?我们对“道”稍微有所认知,不是一样地抄近道吗?这似乎不合常理。老子取譬设喻,必得是合乎常规常理的,并以此论道。
通过周先生的引导和启发,很受教育,很有感触。
1、《道德经》作为万经之王,不过五千言,却让古今多少人为之倾倒,却鲜有能被广泛认可的,最多是在某些章节领会较为真切到位,比如王弼,他的《老子真经注》超过了河上公,影响了魏晋以来的注解者群体。然而谁也不敢说他的《老子注》就无可挑剔。
当年苏辙注解《老子》,其兄苏轼说他的《诗传》《春秋传》《古史》三书,“皆古人所未至”,“唯解老子差若不及”。
苏辙经多年整理删改,直到晚年,以为圣人之言是不可读读即可领悟的,已经无可删改了,“自以为足矣”,于是誊抄寄给苏子瞻,于是苏轼读后大加称赞:“不意老年见此奇特”!
苏辙的《老子解》真的无可挑剔了吗?
南宋最后一位大儒林希逸评价说:对于《老子》的解读“独颖滨(苏辙)起而明之,可谓得其近似”,他认为苏辙有点接近老子思想,但“文义语脉未能尽通”,且“多与佛书合”。
林希逸本人也说:“若研究推寻”,可“旦暮遇之也。”其实也不能说林希逸的《道德真经口义》就完全合乎老子本意。
朱熹也感叹说“庄老二书解注者甚多,竟无一人说得他本义出”。
但自古不乏以“得道者”自诩的人,比之于朱熹、苏辙、王一清、憨山德清这些自谦为“小学生”的高知、高道、高僧,是否有点惭愧呢?
2、人总是在变化中,在成长中,曾经的认识也许正误互掺,新的认知在不断地取代原有的认知,除非他不愿意接受现实。
周先生曾经给我的印象就是个钱多的空虚的人,以为她对老子思想的领悟多杂有宗教意识。近年来的接触证明,印象是自己的刻板认知,有时可能只是一席话,就能改变你的认知,期于“旦暮遇之”耶?
满怀期待进来,一脸懵逼出去[笑着哭]
自娱自乐的货。写这种文章与时代不符,大家既没有兴趣,也不值得关注,和腐儒一样可笑。
标题还是很有味道、很直接的,内容云山雾罩
言简义赅。
大道已废,你叫百姓不走小道,岂不是把人逼上绝路?
现状
文不对题 大道废不是你走小道的理由 所谓修道修的是什么道?圣人要你修大道还是邪门歪道?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如果在不经意间自己知道自己在大道上,那么自己会害怕自己轻举妄动而脱离大道。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所谓的民好径大抵是在批判仁义礼智信这种行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这种现象不是因为大道夷导致的,而是因为民好径。 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看看最后这几句,活脱脱的西方现代社会描写,通过“仁义礼智信”巧取豪夺这种所谓的“另辟蹊径”是不符合大道的。
大哥,能看懂这文章的还是老百姓吗?
至少喝了八两!摇头晃脑,自娱自乐!
在你走无可走的时候,有人已为你架起了一座桥。
什么垃圾文章?看不懂说什么。但是我虽然是一小老百姓,也明白圣人大道,那就是只要我有火器,管你是不是绝路也威胁不到我
只看标题即可
引导你的人使你走错路,并毁坏你所行的道路。《圣经》"以赛亚书"3、12
简单的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视万物都是一样,一视同仁。如果不一样,宇宙运转秩序就会崩溃。也就可以知道,不管信不信都一样,不会被那些主啊真神之类所蒙蔽,也不会被神教而生的普世价值之类所忽悠。
行大道者往往自以为是
知知为复知,不知为不知。人各有道,道道不同。不以大道居之,不以小道弃之。达者为先,贤者为上。斩人道阻人行视为魔,辅人行引其道视为神。
读完书,谁还看需要费劲的古文。
人多那方才是大道,如果提倡大家都走邪路,才是不可收拾的局面,如果只是少部分走邪路,那么还是可以被制裁的。所以电视剧小说等等就不应该搞得太夸张,否则只会被错误解读,人心所向才是王道,如果大家都认为不老实才能成功,那么注定遍地假货失信
以为然
一笑而已[呲牙笑][呲牙笑]
老夫患钝,看不懂。
正解
真恶心这玩意儿,
装B文章!
没有工作还不让摆摊,只能坑蒙拐骗偷[笑着哭]
写这种文章泥路都得没得你走[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噢、周澜。当世之大儒也 民声贤哲也。
活下去有罪吗,有罪的是谁
看标题,以为敢说点真话。一看内容,写的什么垃圾,又是只会拉标题刷流量的怂货
玄之又玄,无人问津,聊以自娱[笑着哭]
女师兄?!
讲人能听懂的人话,别讲兽语,古语,我们听不懂。
“绝圣弃智”里面的智我记得好像是指的“小聪明”,也就是所谓“歪门邪道”,怎么变成知识了呢......
老子看了半天!
乱七八糟!
抖音陶辞老师讲道德经不错,通行本大概率是假的,帛书版更真实
秦失其鹿?
看标题会感觉会被控删,一看内容安全了[呲牙笑]
大道无为[得瑟]
你说的都对,但是现在走路的人很少了,我出门都是骑电动车
uc平台是下里巴人看的,你偏偏要卖弄深奥,烧香走错了庙门,赏一个举报
这种文章就是要把傻子忽悠成又傻又瘸还自动掏钱膜拜的样子[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断章取义几句道德经就敢出来忽悠傻子了
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自媒体真的要好好整治了
[点赞]
差不多,战争准备的差不多了,老美不管国内国外都部署完了,差一个✈️
么的,把我弄醉了,还得找代驾
古人说,微言大义。看你文章,到底你的主题是什么,何谓大道何谓小道。穷经皓首去研究古人言,还说的云里雾绕,不停引用一些名人的话,我很怀疑你看过道德经没有,看懂了没有
说些屎
除了标题啥都没看明白!四年大学白上了!![笑着哭]
问题不在强制的大道或小道,而在你自己有没有坚守住自己的道[呲牙笑]
[哈哈笑]我不信什么子不子的,最后把我们搞成了“孙子”,我只信,钱学森,袁隆平,还有那几个记不住名字,知道样貌的……史瓦西,康普顿,牛顿,爱因斯坦,普朗克,泰勒,特斯拉,阿基米德……
杨二的龙舟,李二的水舟。
文化低,听不懂你说啥?你是从那年的坟坑里爬出来的?
什么玩意,不怀好意
不是绝路,就是绝子绝孙。没有办法啊!
文中内容与标题不符,希望以“有道”自居的文化人还是专心研究,不要被当下网络肮脏之风败坏“大德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