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看了几千遍才明白,智商、情商双高的凤姐为什么输了

梦楼记 2024-08-03 02:45:08

《红楼梦》中的凤姐为人精明强干、能说会道、长袖善舞。管理着偌大的荣国府,上上下下,从老祖宗和王夫人,到丫头仆妇,竟能周全妥帖。是可谓智商、情商双高。

智商、情商双高的凤姐儿投胎技术也好,偏偏投生在金陵王家,嫡出的大小姐,从小儿眼界见识便高于普通人。

比如探春管家时,凤姐儿和心腹谈论探春,凤姐儿感叹探春没托生在太太肚子里,平儿不认同:即便是姨娘生的,谁又管小看她呢?

凤姐儿便道:你哪里知道,如今多有人在乎小姐的身份,多有因为庶出不要的呢!

这样一个完美的人儿,没有好下场,吃亏在哪儿呢?

有人说是因为醋妒,有人说是因为心狠手辣,但这都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还是吃亏在聪明有余,但智慧不足。

而智慧不足,应和不识字,不能读书,思维高度不够无法提升有一定关系。

这世界上聪明人尽多,但有智慧的人并不多。而智慧才是解决人生问题的关键。

宝钗曾经这样评价:世上的话,到凤丫头嘴里就尽了。只是凤丫头不认得字,一概是市俗取笑。颦儿用《春秋》的法子,把市俗粗话删繁就简,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

如宝钗所说,凤姐儿的笑话儿,当时是好笑的,但是回头细想却无味,就是没有深意,没有嚼头。

探春、李纨、宝钗、平儿因谈论管家事宜,探春说听赖大家姑娘说起自家园子叫家人侍弄,除了日常插戴的花儿,吃的鱼虾莲藕,一年还有二百两银子。

探春说:从那时起才知道一根破荷叶都值钱,宝钗问探春难道没看过《不自弃文》,探春说虽然看过从朱子谈到姬子,李纨因笑她们:把人叫出来,不说正事,只对讲学问!

宝钗道:“学问中便是正事。若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

宝钗这话用来形容凤姐儿的,最是恰当不过,凤姐儿不管为人处事还是当家管事,都做不到高屋建瓴,只凭一己聪明,一味争强好胜。

不懂得放权,不懂得万事留余地,不懂得做事先做人,不懂得世事无常,与人方便便是与己方便,然终无法成就大业。

就如判词所言: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凤姐儿办事,虽有管家和管家婆子,但凤姐并未放权,万事亲力亲为,费尽心机筹谋,事情固然是妥帖了,但也把自己累得半死,甚至连怀的男胎都累掉了。

凤姐儿自言不信阴司报应,“凭她什么事儿,我说行就行。”被那馒头庵的尼姑一激,便着人写一封书信,命人送与云老爷退亲,害得一对有情儿女一个上吊,一个投河,凤姐安享三千两谢礼。

钱财来得太容易,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类似的事情便做了许多,入了邪道。

凤姐儿哪里知道,命运的所有的馈赠,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轻易得来的钱财,也必会轻易失去。

凤姐儿在富贵窝里出生、成长,虽也感觉到家道在往中落里走,但自己有小金库,总以为自己能支撑得大局。

当日秦可卿去世时,曾经托梦给凤姐,说起贾家万一事败,指了后路。凤姐虽梦中觉得敬畏警惕,然梦醒以后,便淹没于世俗事务中,早已经把秦氏之言抛之脑后。

凤姐儿大约终是无法想象,眼前的富贵会转眼即散,更无暇深想,积累钱财有何用,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若非那刘老老撞上门来,偶然接济了那贫婆子一月月月把,积了点阴德,自己唯一的女儿都保不住。

我是今社,11岁开始熟读《红楼梦》,至今已经三十多年,对红楼梦了如指掌,不受各种“解说”的干扰。关注我,了解更关内容。

微信号|ailaicai123。

0 阅读:0

梦楼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